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库切《男孩》的翻译问题

发布时间:2019-09-13 14:33
【摘要】:正文学大家的形象,尤其是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遮蔽了库切其他身份的荣辉。其实,库切还有其他很多流光溢彩的身份:他现在身体力行素食信念,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动物保护主义者;他经常研修前沿语言学,是一个资深语言学学者;他不断撰写长长短短的文评,是一个见识独到的文学批评家;他还精通多门语言,爱谈翻译、做翻译,是一个翻译家;而且,他还曾为IBM工作,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世界文学研究所;
【分类号】:H315.9;I478.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老刀;;生命的火花[J];诗探索;2006年02期

2 迈迪尔·舒勒;;请让我们一起承担风雨[J];幸福(红颜阅读);2007年10期

3 迈迪尔·舒勒;;请让我们一起承担风雨[J];时代青年(哲思);2008年02期

4 艾琳·埃伯 ,苏芳;八月的四天[J];当代外国文学;1990年04期

5 柳德米拉·乌利茨卡娅;张俊翔;;柳·乌利茨卡娅短篇小说两则[J];当代外国文学;2006年04期

6 贝尔纳·克拉韦尔 ,汪家荣 ,刘琳;武器的沉默[J];外国文学;1985年03期

7 阿妮·索蒙 ,李志;我的父亲正在擦玻璃窗[J];外国文学;1983年09期

8 李靖民;韵律与激情——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耶利内克及其作品[J];译林;2005年01期

9 田祥玉;;紫贝壳纽扣[J];聪明泉(EQ版);2007年06期

10 亚当·拜娄;田玮东;;继父[J];新青年(珍情);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晓云;;手中的鸟——析莫里森《宠儿》中的环境描写[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2 杨炼;;因为“深”,于是“新”——中日诗人对话的启示[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三辑)[C];2007年

3 魏善洁;;大江健三郎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启示[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4 曹志明;郭丽萍;;大江健三郎与其初期作品[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5 李唯中;;纳·迈哈富兹小说艺术的发展阶段[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三期)[C];1996年

6 李爱云;;女性话语·躯体写作·双性同体——精神分析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述评[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黄书泉;;不朽的“时文”——重读别林斯基[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君特·格拉斯[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99.6)[C];1999年

9 潘晓燕;;“爱”并“憎恨”着——萨尔曼·拉什迪的故土情结[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杜志卿;;解读维奥莉特的悲剧[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慧邋曹小波;诺奖新得主著作杭州冷清销售[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2 王杨;今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N];文艺报;2008年

3 杨振同;谁都想到了,就是没有想到耶利内克[N];深圳商报;2004年

4 本报驻安卡拉记者站 孙晓敏 李玉东;发现表达文化冲突与交融的新符号[N];光明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蒲荔子邋实习生 吴敏;村上春树今年有机会吗?[N];南方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蒲荔子邋实习生 赵文君;文学奖离读者越来越远?[N];南方日报;2007年

7 王理行;诺贝尔文学奖与文学的悲哀[N];中华读书报;2003年

8 张兰阁;存在房间的闯入者和窥探者[N];北京日报;2005年

9 徐勇;八旬英国女作家获诺贝尔文学奖[N];解放日报;2007年

10 梁瑛;不朽者的圆桌[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显友;《尤利西斯》的前景化语言特征[D];河南大学;2005年

2 李益;马丁·瓦尔泽小说《迸涌的流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王敬慧;永远的异乡客[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4 欧荣;戴维·洛奇作品中的“危机”母题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5 张琼;矛盾情结与艺术模糊性[D];复旦大学;2005年

6 刘晖;从单柄眼镜到戒尺——论圣伯夫的批评方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吴建设;乔纳森·卡勒:解读理论多元时代[D];清华大学;2009年

8 于秀娟;反东方主义面具后的东方主义[D];南开大学;2009年

9 郭勤;依存与超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10 王晓英;走向完整的生存[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连君;弗吉尼亚·伍尔夫:现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先驱[D];山西大学;2004年

2 李宏;麦尔维尔作品中对人性善恶的独特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胡丽英;论托妮·莫里森《最蓝的眼睛》及《宠儿》中的畸形母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姚金;2001-2009诺贝尔文学奖分析[D];河南大学;2010年

5 罗晓梅;埃尔弗丽德·耶利内克叙事文本中的女性声音[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侯霞;爱米丽·狄金森与李清照诗歌比较[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7 常群英;多重视角下的<钢琴教师>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8 朱信华;通往“理想主义”的文学之旅[D];暨南大学;2008年

9 王汀;卡尔维诺之小说批评[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10 宝斗;“文明的隐蔽之处”的“权力网络”[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357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5357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3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