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美学、感情与政治——司各特小说的平衡与回避笔法

发布时间:2020-03-19 05:34
【摘要】:司各特的代表作《威弗利》反映作者在苏格兰民族文化与英国现代社会间平衡立场的良苦用心。前者通过其浪漫主义因素表达,后者由其相对理性的结局体现。在二者之间,司各特并未做出明确的高下判断,而是在美学层面上疏导、释放因主人公追随叛首而积聚的颠覆能量,并以"家庭纠纷"来解释双方冲突,用爱情与亲情来化解双方矛盾。司各特的情节安排实际上是对政治对立的一种回避。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伊夫·艾久斯,聂福林;从理查德森到司各特的英国小说[J];呼兰师专学报;1995年02期

2 李俊升;普希金与司各特:在历史与小说之间辛勤探索——《上尉的女儿》与《艾尼赫》比较谈片[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1999年01期

3 高灵英;;论司各特的自然风景描写和苏格兰形象塑造[J];中州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4 张箭飞;风景与民族性的建构——以华特·司各特为例[J];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04期

5 王锦厚 ,伍加伦;“注意”郭沫若的“秘密”[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6 奇青;五十年前菲兹杰拉德一篇未发表的短篇小说与读者见面[J];外国文学评论;1988年03期

7 冯文捷;;司各特与普希金历史小说创作比较[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张亚;;稀释后的历史——司各特历史小说《艾凡赫》中的骑士精神[J];世界文化;2010年04期

9 李蕾;;从《威弗利》看司各特的历史小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10 刘洪涛;谢丹凌;;19世纪英国历史小说简论[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兰珍;;从马洛的寻觅看文明的堕落[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2 郭红;;“文献”小说——《嘉莉妹妹》[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3 张德福;;普列姆昌德小说中的女性形象[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4 李倩;;谈康拉德小说中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和选择[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5 周锡山;;《水浒传》和《艾凡赫》[A];水浒争鸣(第二辑)[C];1983年

6 王晓燕;;“延存”的艺术:论加拿大英语小说主题[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7 王国富;;论《巴尔塔斯画院》[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8 李玉颖;;福克纳的意识流表现手法初探——析著名小说《喧哗与骚动》[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9 张娟利;;论辛西娅·欧芝克小说《微光世界的继承者》中的逃亡者形象[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罗晓云;;海勒笔下的大卫王[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宏安;《大西岛》的魅力[N];中华读书报;2003年

2 荣欣;心灵深处的群魔[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3 孙生;首部涉及天体生物学的小说引进中国[N];人民日报;2006年

4 海飞;拐弯之处就是黑夜[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5 马婷;“沉默之子”的言说[N];中华读书报;2003年

6 刘恒涛;布克奖得主 喜欢在厨房写作[N];财经时报;2007年

7 王淼;好故事让我不忍读完[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季剑锋 书评人;看,,里面是空的[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9 李公昭;“我对战争有信念”[N];文艺报;2005年

10 兰守亭;库切的小说:是《福》而不是《敌人》[N];中华读书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光贞;夏目漱石小说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郎晓玲;十八、十九世纪中英鬼小说主题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3 蔡春露;威廉·加迪斯小说中的熵[D];厦门大学;2003年

4 庞希云;“人心自悟”与“灵魂拯救”[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5 高灵英;苏格兰民族形象的塑造:沃尔特·司各特爵士的苏格兰历史小说主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6 王宏起;布尔加科夫小说的虚幻世界[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张薇;海明威小说的叙事艺术[D];苏州大学;2003年

8 甘文平;论罗伯特·斯通和梯姆·奥布莱恩有关越南战争的小说[D];厦门大学;2003年

9 张生庭;冲突的自我与身份的建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10 邓中良;奈保尔小说的后殖民解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念;论托玛斯·哈代的小说创作思想发展历程[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杜丽娟;永恒的求索[D];河北大学;2004年

3 马威艳;维多利亚时代小说英语中的名词所有格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4 孙兵;让自由展翅高飞——论艾瑞卡·琼的小说《怕飞》中的女权主义思想[D];吉林大学;2004年

5 邓晓莹;存在的深思[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宋炎;一个自语者的心灵世界[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7 何劲虹;徘徊在彼岸的爱[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8 于秀春;论奥斯卡·王尔德的颠覆性奇想文学创作[D];苏州大学;2008年

9 黄中梅;托妮·莫里森小说中两性关系描写的文化阐释[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陈岩;意识流小说中的回指风格分析[D];苏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897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5897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c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