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罪与罚》伦理叙事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19 08:09
【摘要】: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位天才的作家,又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他通过小说叙事的方式,来表达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与对哲学伦理问题的思考。在其代表作《罪与罚》中,伦理与叙事相得益彰,实现了完美结合。小说以拉斯柯尼科夫杀人之罪与罚为中心线索,在紧张的情节、多重的对话以及矛盾心理的刻划中,对当时的重大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刻揭示,对人的存在、罪与罚、善与恶等哲学伦理问题作了广泛探讨。 本文梳理、提取《罪与罚》所集中关注的四大伦理问题:赤贫之罪、杀人的权利、上帝的存在、人的认罪,同时,将体现在叙事中的象征思考,分别形象地概括为人的认识自我、实现自我的四个过程:人的跌倒、人的站立、人的膜拜与人的重新站起。以文本细读的方法,解读分析《罪与罚》怎样通过叙事来演绎、呈现并探讨这四个方面的伦理问题,怎样在伦理思考中关注人的命运与人性的奥秘,以此深入挖掘小说所包涵的审美意蕴与伦理意蕴,揭示小说深刻的文学价值与伦理价值。 “穷人故事——赤贫之罪与人之跌倒”揭示了赤贫之罪的问题,在赤贫中,人的意志与尊严被彻底摧残,人无法实现其存在而失足跌倒。“血案故事——杀人的权利与血泊中人之站立”分析了血案故事中的思想叙事与心理叙事,拉斯柯尼科夫秉持不平凡的人有权杀人的理论,不甘被苦难所毁灭,而以杀死放高利贷的老太婆为思想实验,检验自己是不是不平凡的人,从而于血泊中悲壮地站立。“受难故事——大地上的仰望与人的膜拜”分析了苦难中上帝存在的意义,拉斯柯尼科夫向索尼娅代表的人类苦难膜拜,开始找回与人的联系,回归大地。“复活故事——爱的苏醒与人之重新站起”分析了拉斯柯尼科夫自首认罪的意义与其从恨到爱的转变,拉斯柯尼科夫受索尼娅的感化,在爱与信仰中,重新站立。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5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鹰;;《两只蓝鸟》的伦理解读[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方,

本文编号:25899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5899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0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