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自己的声音:从第三世界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谭恩美的《接骨师之女》
发布时间:2020-04-01 09:23
【摘要】: 谭恩美是美国华裔作家的代表人物。她擅长写母女关系,并以其生动的笔墨探讨母女关系是如何由隔阂走向相互理解、相互扶持而享誉全球。在她的作品中,文化冲突、母女代沟及情感碰撞一直吸引着广大读者。2001年,谭恩美出版了《接骨师之女》,受到读者和文学界的一致好评。这本自传性极强的作品,仍然以母女关系为主题,讲述了女儿、母亲、外婆三代人的情感经历。 本篇论文从第三世界女性主义视角出发,解读了谭恩美的小说《接骨师之女》,发现作家致力于寻找女性失落的声音,展现中国及美国华裔女性如何勇敢地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需求。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了第三世界女性主义和谭恩美的文学成就。第二章探讨三个女性人物——宝姨、茹灵和露丝。她们通过在不同语境下构建女性主体性,来打破静音。第三章着墨于谭恩美的写作策略。在《接骨师之女》中,“缝制百衲被”——女性叙事声音、讲古及母语——是从谭恩美的一系列小说《喜福会》、《灶神之妻》和《灵感女孩》发展而来的。这种写作技巧在小说中被用来书写女性精神,彰显女性气质。第四章分析《接骨师之女》和作者家族历史在何种意义上密切相关。在文中,谭恩美结合的自己个人经历,通过露丝的成长过程,为千千万万、正处在双重边缘化下茫然不知如何给自己定位的美国华裔女性,指出了一条虽历经艰辛但充满希望的寻根之路。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712.074
本文编号:2610264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712.074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吕天时;创伤理论视角下解读《接骨师之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102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610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