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从解构到重构—解读《紫色》

发布时间:2020-04-18 10:54
【摘要】: 《紫色》作为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最具影响力的作品,自1982年出版以来在当代评论界引起毁誉参半的争议。小说讲述的是美国南方一位黑人妇女茜莉坚持不懈争取自由与平等并最终冲破性别主义与种族歧视樊篱的心路历程。为了区别于白人女性主义,艾丽斯·沃克提出了“妇女主义”一词来指代黑人女性主义。艾丽斯·沃克因其对施加于黑人女性的种族歧视与父权专制的敏锐触角而被认为是卓越的非裔美国女性作家之一。 小说采用书信体刻画了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许多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研究《紫色》。有的以黑人女权主义来解读,有的分析其对黑人英语的灵活运用。然而,迄今为止,国内外大多数研究聚焦于其写作特点与语言特点,很少有人对小说中所蕴涵的解构主义思想进行探究。因此,本文拟在解构的视角下对《紫色》进行分析研究。在《紫色》中,沃克对白人父权社会强加于黑人女性的双重压迫进行解构。她笔下的黑人女性们不屈不挠反抗家庭内部的父权专制以及白人主宰的腐旧的传统与规范。在百折不挠的抗争中,黑人女性深刻洞察了她们苦难的根源,即种族主义与性别歧视,因此她们竭尽所能去挣脱白人父权专制制度的枷锁。通过揭露和颠覆强加于其身的无语,《紫色》中的黑人女性批判了种族主义与父权专制的种种束缚,并顽强不屈地追寻自我。她们否定了旧有的黑人女性负面原型形象,挣脱了无形的精神枷锁,解放了自我。 迫于女性不断争取独立自由的压力,黑人男性开始反思自己对女性的压迫与伤害,并采取积极行动来弥补自己的过错。男性与女性,黑人与白人在相互尊重、彼此理解的基础上重构一种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这个结局作者鲜明地传递了一种思想,即抛开误解与歧视,人们能够在爱与宽恕中成长并发展自我,享受可贵的自由与幸福的生活。艾丽斯·沃克不仅高度赞扬了黑人女性在面对双重压迫时所表现出的勇气与力量,而且赋予黑人男性共感的能力,促进其发展,从而揭露并重新书写了男权社会对自我的定义。被剥夺了话语权的黑人妇女在沃克的作品中得以发出自己的声音。沃克在丰富美国黑人文学的同时激励全人类思索生命的真正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秋玲;艾丽丝·沃克《紫色》探析[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2 王冬梅;《紫色》象征意义的女性主义解读[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王成宇;《紫色》的空白语言艺术[J];外国文学研究;2000年04期

4 张红敏;从《紫色》看爱丽斯·沃克的精神世界[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车晓勤;狂欢、反叛的复调──谈《紫色》的魅力[J];妇女研究论丛;1999年02期

6 张海琰;从艾丽丝·沃克的《紫色》看美国黑人文学中的女性形象[J];兰州学刊;2000年04期

7 杜战锋,高玉梅,郑宁莉;追寻女性命运之神——《紫色》与《祝福》女主人公命运之对比[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黄爱华;;被性唤醒的黑人女性——评《紫色》女主人公西莉[J];电影评介;2008年23期

9 陈晓;狂欢、反叛的复调——也谈《紫色》的魅力[J];外国文学;1999年04期

10 马s,

本文编号:26320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6320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9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