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易卜生诗歌与“易卜生主义”

发布时间:2020-05-08 04:05
【摘要】: 亨利克·易卜生(Henrik Ibsen,1928-1906)是挪威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本文就选择国内外学界甚少关注的易卜生的诗歌作为研究对象,并试图将易卜生的诗歌与“易卜生主义”结合起来,用“易卜生主义”作为解读易卜生诗歌的一把钥匙,而反过来,又用易卜生的诗歌作为具体文本来阐明笔者所理解的“易卜生主义”。不过,笔者在本文中所涉及的诗歌包括易卜生的诗作,也包括他戏剧中的剧中诗和他早期所创作的诗剧,尤其是让他赢得世界声誉的《布朗德》和《培尔·金特》。 易卜生诗歌里的“易卜生主义”是以“自我主义”和“精神革命”为核心内容的易卜生式的绝对自由观,是易卜生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探讨与思考的艺术性呈现。易卜生在此秉持的“自我主义”也就是易卜生式的个人主义,即个性主义。在文本中,它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的内容:忠实自我,实现自我;坚持个性,反抗群体;斥责谎言,真理至上。此外,是否具有利他性是易卜生诗歌里的“自我主义”与自我中心主义之间的真正分水岭。易卜生倡导的“精神革命”实际上是基于小资产阶级立场上的易卜生式的自由观,它表现出精神性、反叛性与整体性等三个方面的特征。 然而,文本中所蕴含的“易卜生主义”并非仅呈现积极的面貌,它也隐含了消极意义。易卜生虽然否定了自私自利的自我中心主义思想,但是“自我主义”的英雄们在追求自由理想的路途中,无可辩驳地牺牲了他人的利益,无意中充当了扼杀他人幸福人生的刽子手:易卜生对自由的追求是绝对的,但反叛的目的却是空洞的,这使其反叛成为一种目的性缺失的为反叛而反叛;易卜生常将个人的独立性过于夸大化,甚至引以为傲为一种自身贵族化的勋章,但易卜生也不得不实事求是地把这些孤独个人塑造成悲剧命运的牺牲品;易卜生笔下的人物往往处于两难选择的窘境之中,不论做出怎样的选择,都必然伴随着另一面的弃绝和牺牲,都留下深刻的遗憾。 不过,易卜生在其诗歌里宣扬的“易卜生主义”并非是无根之水,而是有其形成的渊源。那是易卜生对西方某些自由思想的承袭,挪威独特历史人文传统长期濡染以及特异个人经历融合的最终结果。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I533.0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忠祥;;易卜生研究的又一力作——读邹建军主编《易卜生诗剧研究》[J];世界文学评论;2010年01期

2 张旭;;论易卜生笔下人物的自我寻求[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3 琼·邓普力顿;王阅;;易卜生的馈赠:戏剧之如何是[J];艺苑;2017年03期

4 钟翔;读易卜生诗作札记[J];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03期

5 丹尼尔·哈康逊,伊丽莎白·埃狄,王忠祥;易卜生在挪威和中国[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6 袁艺林;;中国的易卜生诗剧研究[J];世界文学评论;2011年02期

7 邹秀荣;;“精神反叛”的人物系列——试析易卜生的戏剧人物[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6年06期

8 曾宪文;生活的谎言与真理——对易卜生戏剧的一种解读[J];川东学刊;1998年04期

9 依霖;;驰骋于剧幕间的飞马——评邹建军主编《易卜生诗剧研究》[J];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2014年01期

10 聂珍钊;;不朽的易卜生与易卜生研究新发展[J];国际学术动态;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何成洲;;易卜生与中国话剧[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2 廖和平;;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浅析——兼论社会主义自由建设[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民族、民生、民主”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2年会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秦树理;;树立科学的自由观[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4 卢家银;;章太炎的出版自由观[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贾高建;;马克思的自由观[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首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6 张维祥;段勇;;“自由”与“人的全面发展”[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胡玻;;“主体的物化就是实在的自由”——论马克思的自由观[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三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沈卫威;;人的自新与社会批判——鲁迅、胡适对尼采、易卜生的回应[A];浩气千秋民族魂——纪念鲁迅逝世六十周年论文集[C];1996年

9 文学平;;青年马克思自由观的三个维度[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卢暖;戏剧先贤易卜生[N];人民日报;2016年

2 王树福;生态文学视角下的易卜生[N];文艺报;2009年

3 丁伟;易卜生的眼睛[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4 生安锋;易卜生研究:从易卜生主义转向易卜生化[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5 石琴娥;世界的易卜生 永远的易卜生[N];兰州日报;2006年

6 齐霁;在后现代,怎样留住易卜生[N];深圳特区报;2006年

7 王宁;易卜生主义到易卜生化[N];中华读书报;2006年

8 何成洲;易卜生在中国的接受[N];中华读书报;2006年

9 清衣;易卜生与中国国际研讨会在上海举行[N];中华读书报;2002年

10 建军;第三届易卜生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举行[N];中华读书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兵;易卜生心理现实主义剧作研究[D];中央戏剧学院;2005年

2 杜雪琴;易卜生戏剧地理诗学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3 高大勇;系统维系的自由观[D];吉林大学;2018年

4 张岩;马克思劳动自由观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5 李磊;自由的中国话语[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6 张成山;历史与自由[D];吉林大学;2011年

7 郭萍;张君劢自由观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廉;易卜生诗歌与“易卜生主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乔丹丹;五四问题剧与“易卜生主义”[D];杭州师范大学;2013年

3 张瑾;易卜生戏剧中个人主义的不同表达方式[D];上海戏剧学院;2011年

4 王金黄;易卜生后期戏剧中的伦理叙事问题[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5 黄颖;易卜生的“精神进化论”与其晚期戏剧中的“转变”[D];武汉大学;2018年

6 王一鸥;21世纪初易卜生剧作在中国与挪威的诠释[D];上海戏剧学院;2018年

7 李佩s,

本文编号:26540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6540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9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