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看不见的人》写作技巧与主题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1 22:52
【摘要】: 《看不见的人》是典型的以身份危机作为主题的一部小说。它描绘了非裔美国人在白人主宰的美国社会中如何寻求真正的自由,如何进行自我身份的寻找。 拉尔夫·艾里森在他的小说《看不见的人》中,描写了一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非裔美国青年寻找自我身份的过程。小说使用详尽的笔墨描绘了一个没名没姓的非裔美国青年,一开始他想通过教育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改变自己的身份。一次偶然的事件使他被赶出大学,因而他自我实现的梦想破灭。从此他开始了寻找自己的一个艰辛的过程。从南方的大学到北方的纽约再到地下生活,他最终意识到要摆脱社会及他人强加给他的各种身份及模式化形象,从而在不放弃社会责任的前提下,尊重自己作为个体的复杂性。 本文旨在分析艾里森如何运用精湛的写作技巧来展现文章的主题。本文从埃里森的写作风格和技巧入手,主要分析了小说中的象征手法,讽刺手法的应用,以及作者在不同场景所运用的不同写作风格,旨在分析他如何运用精湛的写作技巧来升华非裔美国人抗争的主题。本文从三方面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对作者使用典型的象征手法的分析,分析作者如何使用象征的手法来揭露非裔美国人处于白人为主流的社会中的被看不见的事实。指出尽管非裔美国人在白人为主流的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白人仍用其主流的白来掩盖黑,使其处于看不见的位置,从而从更深的层次揭露了非裔美国人的生存惨状。其次,抓住小说典型的讽刺手法的应用。通过对其应用的研究,体会作者赋予平实的语言以深刻的含义,从而揭露了非裔美国人悲惨的生活以及美国社会种族主义极大的不公平。最后,对作者在不同场景使用的不同写作风格进行分析。小说主要分为三个场景:南方黑人大学,北方纽约和地下。在这三个场景中,作者交替使用自然主义,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写作风格,把主人公从自我迷失到自我探索到自我觉醒这一寻找自我,寻找身份的心路历程表现得淋漓尽致。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I712.074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于海洋;论《亲爱的无名氏》的叙事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591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6591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b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