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呼啸山庄》中的自恋情结

发布时间:2020-05-12 02:03
【摘要】:按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有关自恋的理论,可以发现艾米莉·勃朗特在孩童时期经历的心理创伤导致她具有一定的自恋倾向。这一倾向在她唯一的小说《呼啸山庄》中得到了证实。 在童年早期,艾米莉失去了母亲,这对她的自我发展造成了很大阻碍,影响了她自我意识的发展,并导致她具有较强的自我保护及自爱意识。她所居住的地方,偏僻的哈沃斯,也间接增强了她的自爱意识。它的广袤荒原使她找到了一个释放自我强烈情感的最佳场所。她对大自然所具有的那种无以名状的热烈情感在荒原上得到了释放。她终生都把哈沃斯作为自己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视为自己的天堂,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她四次远行离开哈沃斯就立刻生病的缘故。而她的男子性格更进一步说明了她具有较强的自我保护和自爱意识。这些事实都证明艾米莉具有自恋倾向。这种倾向也反映在她的小说中。 艾米莉·勃朗特在她的虚幻世界《呼啸山庄》中创造了两位自恋性的人物,凯瑟琳和希克厉。凯瑟琳的自恋主要有三个症状:强烈的自我意识,歇斯底里症和“思乡症”。缺乏正面的家庭引导形成了她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和较强的自我意识;她不能诚实地面对自我导致了她的歇斯底里症;“思乡症”则是因为她把和希克厉生活在一起的呼啸山庄视为自己的最终归宿地,自己的家园,期待着某天能再回到那里和希克厉自由地生活。希克厉的自恋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被社会所摈弃使其与外界隔离而陷入自恋的状态之中;第二,两种看似矛盾的自恋症状,施虐和自虐在其身上却得到了统一。依据希腊神话中关于原始人的传说,凯瑟琳和希克厉是一对分裂的自我,他们共有着一些自恋性的特征:作为两个被社会排斥的人,他们视对方为自我的另一半,是自我的理想意象;他们总是在寻求二者的合一。最终死亡的确使他们达到了合二为一。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I561.074

【同被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石爱民;论《呼啸山庄》中的耐莉·丁恩[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孙树文;穿越时空的声音——试论《呼啸山庄》中的现代主义因素[D];吉林大学;2004年

3 刘璃,

本文编号:26594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6594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f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