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的道德主题解读

发布时间:2020-05-29 21:20
【摘要】: 乔治·艾略特(George Eliot,1819-1880)是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著名女作家、文学评论家、编辑和翻译家,艾略特一生共创作了七部长篇小说、一部中篇小说和一些诗歌、散文,以及大量的评论文章。艾略特的文学创作,尤其是她的小说创作,使她在英语文学世界中占有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她的创作中有一个主题始终未变,那就是小说中对道德的关注和诠释。很多评论家对艾略特小说所表现出的道德关怀也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但在国内研究艾略特的文章中,专门对《弗洛斯河上的磨坊》(1860)的道德主题研究甚少。本文结合对艾略特本人道德观念的探讨,而专门研究《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所表现出的道德主题,如《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所体现出的爱情婚姻道德观、家庭伦理道德观和宗教道德观——借此对艾略特复杂的伦理道德思想管窥一斑。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I561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杨静;门意象与“屋里的天使”—乔治·艾略特小说中女性观解读[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晶晶;叙事学理论视野下《佛洛斯河磨坊》中的人物观与情节模式阐释[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黄琴;传统与现代之间——乔治·艾略特笔下的乡村[D];中南大学;2010年

4 齐心;维多利亚时期的自然与民俗风情画卷[D];吉林大学;2010年

5 张蕊;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弗洛斯河上的磨坊》[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6 何继玲;[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875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6875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8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