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从《慧血》中的精神探索看奥康纳的宗教救赎观

发布时间:2020-05-30 07:20
【摘要】: 弗兰纳里·奥康纳(1925-1964)是美国南方非常重要的作家之一。这位虔诚的天主教作家生活在混乱的现代社会。强烈的宗教意识使她敏锐地捕捉到了战后美国在精神领域和宗教信仰方面的巨大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动荡、罪恶横行、道德沦丧等现象。她对此感到非常忧心,,并多次借助其小说呼唤人们回归基督教信仰,以期回到以前的和谐、友爱、平等的状态。 《慧血》是奥康纳的第一部作品,充分体现了她对现代社会的忧心以及她所呼唤的回归宗教,“唯宗教不能救世”的观点。小说以一个虚构的现代繁华都市托尔金汉姆为背景,通过刻画两个对立的人物黑兹尔·莫茨和伊诺克·艾莫瑞揭示了奥康纳作为一个天主教徒从基督教角度对现代美国和西方人类社会以及在其中生活的人们的精神世界进行了深刻而又严肃的思考,表达了她“基督救世”的宗教救赎观。 奥康纳并未对其宗教救赎观进行直接地、赤裸裸地说教和宣扬,而是表现两个人物在面对同样痛苦与宗教精神困惑之时所选择的不同道路与不同结果。通过对立与对比,以及加诸在人物刻画上的赞同与反对,奥康纳向读者引导性地展示了自己的宗教救赎观。本论文对奥康纳隐藏在作品中的救赎观进行了探讨和剖析,并分析了她救赎观中的一些概念诸如皈依、理智与信仰、痛苦、折磨、死与重生、以及对萨特自由选择观的拒绝等等。 无可否认,在基督教根深蒂固的美国,奥康纳对耶稣基督的肯定和宣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和社会的矛盾,唤起人们对美好、和谐的对求,对精神瘫痪的散播和罪恶的延伸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她的宗教救赎观建立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具有其历史局限性,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整个社会的矛盾。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712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梅;精神荒漠的希望之光[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2 吴君珍;走出虚无——看弗兰纳里·奥康纳对虚无之批判[D];安徽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877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6877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5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