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哈代诗歌非理性的人本主义特质
发布时间:2020-05-31 14:52
【摘要】:托马斯·哈代(1840-1928)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伟大的英国作家,以其批判现实主义小说闻名于世,他的长篇小说《还乡》、《卡斯特桥市长》、《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历来被推为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典范之作。但哈代同时又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著名的英国诗人拉金曾称他为二十世纪最优秀的诗人,,其后的许多诗人如奥登、刘易斯、豪斯曼、格雷夫斯、谬尔等,都深受哈代诗风的影响。哈代的文学创作肇始于诗歌,结束于诗歌,诗歌创作贯穿其文学创作生涯的始终,从未间断。1895年,小说《无名的裘德》遭到舆论界猛烈的攻击和谴责后,哈代有感于世俗的偏见和非难,更是转而集中精力进行诗歌创作。哈代一生共创作了千余首诗,发表了八部诗集和一部史诗剧《列王》,其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全面而深刻地展现了哈代的哲学思想和情感。正如哈代的第二任妻子弗罗伦斯·哈代所说“要知道哈代的一生,读他的一百行诗胜过读他的全部小说。” 哈代一生经历了整个维多利亚时代、爱德华七世、乔治五世,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等多个历史时期,这是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历史变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各种哲学、文学思潮风起云涌的时代,是一个现代文明取代古老的农业文明,科学技术否定宗教信仰,理性主义让位于非理性主义的新旧交替的转折期,是人们对自身的人生价值和生存状况重新思索的时代。哈代以其朴实、沉郁的气质,和不倦的人文主义情怀,痛切地感受到了这些世纪之交的历史性转变,并把他再现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之中。 深切地感受到现代工业文明对古老的农业文明和传统的道德价值体系的破坏与颠覆,和对人的异化,哈代以质朴的语言再现了他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关怀,其诗歌作品处处充满了诗人的人文主义情怀。但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进步否定了传统的宗教信仰,上帝不再是万能的主宰,雄霸西方两千多年理性主义对所谓“终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I561.074
本文编号:2690025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I561.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庆红;人的困境与人性的悲哀——论英美文学自然主义的共同主题[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李丽;论西方哲学中的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白雪晖;非理性转向的社会实践基础[J];长白学刊;2004年05期
4 向玉乔,龙娟;论现代西方文学的非理性主义特征[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许颖;维多利亚后期文学视野中的文化冲突[J];常熟高专学报;1999年05期
6 董务刚;论哈代的人道主义思想[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7年05期
7 仲彬;现代西方人本主义人生价值观探微[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8 王彤;哈代的小说与古代希腊悲剧[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S1期
9 朱黎航;在绝望和希望中徘徊——试析哈代诗歌的悲观主义[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10 杨寿堪;现代人本主义哲学的几个问题[J];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03期
本文编号:26900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690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