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论《秘密花园》中女性性别角色原型的颠覆

发布时间:2020-05-31 18:08
【摘要】: 弗朗西斯·霍奇森·伯内特是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美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其文学作品以细腻的笔触,对儿童问题特别是女性儿童问题的关注而著称。使伯内特跻身本世纪最重要作家之列的作品是《秘密花园》,此书从1911年问世至今再版无数,销售量以千万计,并被收入许多国家的中小学课本,被誉为“儿童文学创作中最伟大的精品之一”。 女性主义批评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秘密花园》产生兴趣并逐渐成为伯内特评论队伍中最引人注目的生力军。对于小说女主人公玛丽,批评家大都将其归为传统女性范畴。本文尝试提出不同观点,说明玛丽摆脱了父权制的压抑,颠覆了传统女性性别角色原型。 对性别角色概念有两种不同理解。传统观念认为性别角色由生物性决定,因而是固定的。而女性主义者则反对这种原型观念,她们认为,对性别角色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社会环境,,即社会性,因而性别角色是可变的。伯内特本人的性别角色与其所处时代中盛行的女性性别角色相悖,《秘密花园》中的女主人公玛丽正反映了她的“新女性”特色。本文结合女权主义理论,特别是波伏娃和米莱特所提出的关于女性性别角色的理论,从《秘密花园》的历史背景、人物刻画以及主题角度入手,将玛丽的性别角色与传统观念中的女性社会性别角色进行对比,认为她确实颠覆了女性性别角色原型。首先玛丽身上具备了许多诸如:理智、勇敢、独立等原被视为男性气质的优秀品质,其次,通过“唤醒”花园和柯林,玛丽为“沉睡”已久的米塞尔斯威特庄园注入了生命的活力,因此她摆脱了女性传统的从属地位,是庄园真正意义上的主人,是男权社会的颠覆者。笔者认为,伯内特这位新女性通过塑造突破女性原型的人物,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I712.07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秀春;;英国学术界关于英国食品安全监管研究的历史概览[J];世界历史;2011年02期

2 流沙;;最后的留言[J];涉世之初;2007年05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马震;“世界上最快水壶”欲破蒸汽车时速纪录[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2 英智;英研制蒸汽机汽车打破陆地速度纪录[N];中国质量报;2009年

3 肖化;中东将占据20%欧洲聚烯烃市场[N];中国化工报;2010年

4 吴铮;阿富汗土炸弹难倒美军高科技[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5 舒伟;中国儿童幻想文学大有可为[N];文艺报;2010年

6 王逊;研究显示转基因树木好处多[N];中国绿色时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邹泉;论《秘密花园》中女性性别角色原型的颠覆[D];中南大学;2006年

2 陶然;音乐剧《秘密花园》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3 苏芳;她自己的花园[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婷;《秘密花园》现代主义主题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董靖;从概念隐喻角度解读《秘密花园》[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徐曼曼;翻译美学视角下的《秘密花园》两汉译本比较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7 党宝川;母亲的缺席与复位[D];山西大学;2012年

8 李京霖;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探析李文俊《秘密花园》译本[D];郑州大学;2012年

9 王红敏;主体间性视角下的儿童文学汉译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902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6902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d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