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小说《紫色》中的个人语言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1 20:22
【摘要】:《紫色》是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最具影响力的作品。它自1982年出版之后即成为畅销小说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其形式和语言都很有研究价值。 这部主要以口语化的黑人英语写就的小说充满了个人语言变体,并以此生动地塑造了默默忍受着白人和黑人男人双重压迫的典型的黑人妇女形象。小说采用书信体形式,以第一人称的手法,主要借用女主人公茜莉的语言讲述整个故事。小说中的茜莉是一位贫穷、低贱的黑人妇女。作为一名黑人,她生活在美国那样一个白人统治的社会中被歧视被欺压的最底层。她的语言因此具有黑人语言的普遍特点。比如常用宾格代词代替主格代词作主语,这反映了他们在长期的歧视和压迫中感受不到做人的尊严,从而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自然放弃了主动意义较强的主格代词,而选用被动意义的宾格代词。再者,性别、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差异令这个处于社会最底层的黑人群体也存在着“等级”:如非洲殖民地的黑人总统使用标准英语,并且称自己的黑人人民为“土著”,言语中对他们充满了不屑;黑人男人则肆意欺负黑人女性等等。这些因素进而影响到各个人物的个人语言,使每个人的语言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艾丽斯·沃克正是通过采用黑人自己的语言讲述他们的故事,让这些特点鲜明的个人语言赋予小说丰富的层次性和现实的真实性,增强了小说的美感,令小说《紫色》享誉文坛,经久不衰。 语言并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更是一种涉及多种因素的社会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I712.074


本文编号:26920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6920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2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