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尘嚣》的诗歌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561.07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璐;被解构的男性主体——《苔丝》中安吉尔形象的女性主义解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2 宋雪;谢劲秋;;俄狄普斯之旅——从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看裘德的悲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阮玉慧;《大人物盖茨比》——艺术形式与主题思想完美结合的典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高红云,谭旭东;英语诗歌中的语音象征[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5 段汉武,钱虹;《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的创作手法[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汤桂琼;;英美诗歌的文化渊源——古希腊神话和古希伯来文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王臻;;空间与时间之有限与无限的结合——论《丧钟为谁而鸣》的主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0期
8 王向丹;;浅析托尼·莫里森《所罗门之歌》的象征意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9 陈金凤;;柏格森的《笑》的喜剧理论探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10 王东;;谈文学与道德[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民;西方文学中死亡叙事的审美风貌[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孙伟科;《红楼梦》美学阐释[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3 黄永健;艺术文化论—艺术在文化价值系统中的位置[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4 陈彩玲;现代语境中的历史剧创作[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5 王利红;欧洲浪漫主义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6 董育宁;新闻评论语篇的语言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7 胡琳;欧洲近代长篇小说成型过程中的史诗距离与文体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艳梅;莎士比亚历史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承宇;语法隐喻的功能—认知文体学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10 王建香;文学述行:当代西方文论中的言语行为视域[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媛;哈代笔下的理想女性形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史素菡;哈代威塞克斯小说作品的主题性隐喻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3 孙晓宁;用合作原则分析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的会话含义[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徐琳琳;哈代小说创作思想的矛盾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杜叶;威塞克斯乡村女性悲剧的原因[D];吉林大学;2011年
6 黄璐;以翻译规范理论为视角对《德伯家的苔丝》的三个译本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丽娟;从《无名的裘德》看哈代小说的叙事艺术[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阳;《德伯家的苔丝》中哈代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9 赵春华;从达尔文主义试析《无名的裘德》中的向善思想[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龚陈婷;论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系统[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960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696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