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十日谈》的文学叙事深层结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2 04:52
【摘要】: 《十日谈》是西方小说史上的创举,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形式上都具有很重要的划时代的意义,被西方学者誉为是“小说发展史上的扛鼎之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总的看来国内外的研究不外两类:语意批评和句法批评。前者在开发《十日谈》的所指意义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存在弊病,且严格地说,这种批评很难算得上是一种唯有专业人士才能运作的专家式的批评。后者相对是一种更为内在、更为客观和更为专业化的批评方法,打开了《十日谈》的另一个重要的层面即结构形式的层面,然而依然有局限性,如所探讨的不是作品在总体上是如何建构的等深层结构,而是作品的艺术方法等浅层结构。 基于此不足,本文主要从以下几部分来谈:首先对深层结构理论本身进行了论述。文学的深层结构与人的思想语言结构方式直接联系在一起,因此对索绪尔和亚各布森的相关理论做了梳理。 然后着重发掘《十日谈》是以什么方式组建起来的深层结构问题。回顾了其之前存在的古希腊和中世纪的各种文学叙述方式,认为它的每一个小故事是继承了“荷马史诗”的结构方式:是按照故事的时间顺序,以某一个人的某一段经历为线索组织事件、建构作品的,是横向组合式的,是转喻型的;而它的整体构架:十天100个故事和一天10个故事,却是继承了以但丁的《神曲》为代表的中古叙事文学的立体的空间性的结构方式:按各类事件的性质分门别类地组织材料;且它的序、跋和唱词、第四天故事的插曲等也是运用了同类议论和意象叠加的方式。总之它将古代的转喻结构和中世纪的隐喻结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古希腊和古希伯莱两种源远流长的叙事文学形式在这里第一次交叉融会并完美地结合起来,是文学形式史上的一个创举。且对后代文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近现代叙事文学的开山佳篇。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I564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加高;;浅析《十日谈》的隐喻对现代社会的影响[J];青年文学家;2010年01期



本文编号:27252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7252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a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