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继承传统与艺术创新:《德伯家的苔丝》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2 09:21
【摘要】: 论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哈代对英国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小说的理论创新。第二部分是作品的人物研究。主人公苔丝是一个全新农业工人的形象,安玑·克莱是一个资产阶级理想主义者,而亚雷·德伯是资本主义初期,依靠商业致富的暴发户。苔丝的灵魂是纯洁的,道德是高尚的,但是在资产阶级的道德面前,却被看成是伤风败俗的典型。她是美和爱的象征,是“大自然的女儿”,既代表着传统,又融合了现代特点。克莱和亚雷从精神和肉体上合力毁灭了苔丝。论文第三部分是对小说主题的研究。哈代生活在旧的传统观念发生变化的时代,当时英国处在历史变革时期。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竞争使英国农业迅速衰落,农民被剥夺了土地,背井离乡,命运悲惨。维多利亚时代的文明面临工业化文明的挑战,社会组织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在这充满矛盾和各种新思潮的时代里,社会的道德、婚姻、宗教、法律和思维观念等发生了改变。社会不宽容苔丝的失身,造成她的压抑,苔丝自认为有罪,说明她具有社会传统观念;苔丝没有委曲求全,甘当玩物,而是毅然离开了亚雷,这又说明她是一个全新的富有反抗精神的新女性。宗教没有宽恕一个无罪的女人,而真正的罪人亚雷·德伯却披上了宗教的外衣,这说明宗教是虚伪的。安玑·克莱对她的遗弃,亚雷·德伯对她的一再欺骗,使苔丝愤然杀死亚雷。苔丝的结局是悲剧性的,因的社会法律主持了“正义”,她被判绞刑。论文的第四部分是小说的艺术研究。重点放在哈代的新现实主义典型观和小说的悲剧艺术上。作家以现实主义的笔蚀深刻揭露了维多利亚王朝,清晰刻画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进退维谷的艰难处境。在忠于传统的基础上,他吸收自然主义因素,并有了现代主义萌芽,从而丰富了现实主义。哈代认为导致人类悲剧命运的不是古希腊悲剧家所认为的超自然的力量—神对人的摆布,而是社会力量对人的压迫,悲剧产生于人同客观环境和社会制度的冲突;悲剧人物的痛苦与毁灭等诸多不幸与客观环境和社会制度有着内在联系,这是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这就淡化了命运观念,实现了悲剧艺术的创新。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I5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莉娜;;注定的悲剧命运——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2 于艳华;;苔丝悲剧命运探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寒云;;苔丝,输给了世俗的偏见[J];新作文(高中版);2017年10期

4 姚晓梅;;论《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产生的原因[J];群文天地;2011年16期

5 刘志然;刘贤江;;从《德伯家的苔丝》看哈代的婚恋观[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6 鲁瑶;;生命的悲歌——苔丝悲剧根源的探究[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年08期

7 谢爱喜;;论《德伯家的苔丝》女主人公命运的成因[J];长城;2009年04期

8 费小琴;;论《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产生的原因[J];文教资料;2007年20期

9 孙致礼;;因纯洁之名——哈代《德伯维尔家的苔丝》解读[J];中学生阅读(高中版);2006年01期

10 ;哈代笔下的苔丝形象浅析[J];兰州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方静;;为苔丝的纯洁一辩[A];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第八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2 张月亭;;《德伯家的苔丝》中叙述视野的由“小”变“大”[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祖晓梅;;哈代与上帝之死[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霞;“苔丝”锁定千余颗目标恒星[N];科技日报;2019年

2 战凤梅(编辑);妈妈,苔丝是贞洁的吗?[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3 毕飞宇;2008,读《德伯家的苔丝》[N];中华读书报;2008年

4 冬安居;恐惧的理由[N];中华读书报;2007年

5 陈坤 张婧;在底层的挣扎与呐喊[N];吉林日报;2004年

6 陈占敏;悲剧的哈代[N];中华读书报;2019年

7 余华;飞翔和变形[N];中华读书报;2011年

8 刘凤侠;骆宾基与哈代 异曲同工[N];吉林日报;2010年

9 记者 赵双 通讯员 汪绪刚;艾哈代布油田产油超千万吨[N];中国石油报;2013年

10 特约记者 尚松峰 通讯员 汪华;艾哈代布油田 中伊石油合作铸丰碑[N];中国石油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振平;继承传统与艺术创新:《德伯家的苔丝》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朱彦;苔丝——男权世界中的女性牺牲者[D];苏州大学;2001年

3 钟文秀;论托马斯·哈代同名小说中苔丝的形象[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雷娟;苔丝悲剧中的二元对立[D];湖南大学;2014年

5 刘参;苔丝成长为女性的心路历程——苔丝悲剧的心理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6 伍清;从概念隐喻视角解读《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命运[D];湖南大学;2017年

7 黄丹丹;无法挽回的悲剧—从创伤理论视角解读《德伯家的苔丝》[D];云南师范大学;2017年

8 郭爱云;无法摆脱的困境[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9 徐江清;论《德伯维尔家的苔丝》中的原型[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敏;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255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7255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2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