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达洛维夫人》人物关系的共时性
发布时间:2020-07-05 11:32
【摘要】:本论文主要通过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品《达洛维夫人》,论述文学中的时间问题。文学,确切的说“以诗为代表的语言艺术”在200年前就被称为时间艺术。从文学领域的角度,“时间”大可被看作是两种世界的并存:被描写世界的时间以及我们姑且称之为与文学文本有关的时间,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颇有争议,角度不同,因而对它分类也尽不相同。前者是线性的、不可逆的,而后者是多维的,经过主体的感知重新整合,前者就成为一种个人化的感悟和体验,所以后者是永远都不可能与前者完全平行,不可能兑现前者的持续性和顺序性,主体的感知和情感活动可以不受理性规则的支配,对前者可以进行任意地“宰割”。 文学中的这种对“时间”有意识地重新整合,到了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作家那里愈演愈烈。“时间”本身成为他们意图创作的对象。在西方现代主义作家的创作过程里,“时间”直接成为他们创作技巧的一种普遍现象,不仅如此,也成为意识观念内部的一种普遍现象。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里曾经这样断言道:时间既不是主体也不是客体存在,既不内在也不外在,时间性比一切主观性和客观性都更早存在,因为它表现为是这个更早之所以可能的条件本身。大概正是因为“时间”具有超越主客观世界的本质属性,在当时许多传统作家经常选择的文学母题失去了它们在文学领域中神圣地位和永恒价值的情况下,“时间”似乎成为西方世界在“上帝死了”之后,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唯一值得思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I561.074
本文编号:2742549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I561.074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赵芳芳;;从空间形式角度解读《菊馨》[J];青年文学家;2012年2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凤娟;《时时刻刻》与《达洛卫夫人》之互文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425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742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