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语域理论视角下分析《最蓝的眼睛》

发布时间:2020-07-31 13:58
【摘要】: 《最蓝的眼睛》是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尼·莫尔森的第一部作品。它的出版受到了文学评论界的很大关注。莫尔森在《最蓝的眼睛》显示出她卓越的才华和她独特的写作特点。然而,大多数的关于这部作品的评论是属于文学领域的。本文是从功能语法中语域的角度分析黑人文学代表作。 语域理论是功能语法的一个重要理论。韩礼德认为语域有三个变体:语场,语旨和语式。语篇的语场相当于主题。语篇的语旨展示了交际参与者的关系。语篇的语式决定了交际的方式。 本文应用语域的三要素分析了《最蓝的眼睛》。语场分析揭示了《最蓝的眼睛》的主题,并且通过人物在谈话时所使用的语言变体和话题揭示小说中人物的背景,包括人物的职业,教育背景以及社会地位;通过分析小说人物在不同场景下选择的语言,语旨不仅揭示小说人物的性格,而且还揭示了人物之间的关系;语式表现了独特的莫尔森讲故事的技巧,包括独白,对话,多角度叙述以及创作性的书写方式。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I712.074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春芬;《茶馆》两个英译本的语域等效实现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765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7765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f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