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种可能性——解读《宠儿》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I106.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维娜;;陌生化的审美之维——读《致羞涩的情人》管窥陌生化的艺术魅力[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2 张慧;;论陌生化手法在诗歌《阳光中的向日葵》中的应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3 王志坚;;英汉诗歌语音意象比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4 王志坚;;诗歌隐喻类型及其功能[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5 冯毓云;艺术即陌生化——论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的审美价值[J];北方论丛;2004年01期
6 端木敏静;;再论“陌生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7 张鑫;;通感群·前景化·陌生化——济慈颂诗的文体学研究[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8期
8 江丽英,王青;女性·文本·陌生化手法——谈小说《呼兰河传》[J];昌吉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9 张奇才;王婷婷;;从叙事结构模式的转换:读《瑞普·凡·温克尔》[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8期
10 薛金金;;论《被背弃的老祖母》中的陌生化手法[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淑敏;翻译的历史观—《独立宣言》中译本的历时共时比较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兰立亮;大江健三郎小说叙事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纪露;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音乐观念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5 刘永红;诗筑的远离[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雷淑娟;文学语言美学特征修辞论[D];复旦大学;2003年
7 程金海;当代西方对话美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8 吴显友;《尤利西斯》的前景化语言特征[D];河南大学;2005年
9 张海燕;洛特曼的文化符号诗学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周瑞敏;诗歌含义生成的语言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海婷;大形式:形式—手法—功能[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梁幸仪;诗意的疏离:图文之间[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3 毛红芳;中国古代神话与现代动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冯署平;《文心雕龙》“文采”论探义[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5 惠亚利;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民族时尚[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6 温笑露;诗化的语言,语言的诗化[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晓培;从文体学视角看《冷山》中的前景化[D];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
8 王莉;《红楼梦》英译本中陌生化手法的再现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1年
9 钱莉;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的陌生化艺术[D];兰州大学;2011年
10 刘远芳;康拉德短篇小说中的叙事[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7997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799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