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与开拓——从新加坡华文作家的认同问题看当代新加坡华文文学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0-08-22 13:20
【摘要】:随着中国移民向海外的扩散,华文文学也走向了世界的各个角落。海外华文文学源于中国文学,因其移入地环境的不同,在发展过程中又各有特点,但他们都是在跨文化的背景下,在异质的或多元的文化环境中发展。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是一个中华文化在跨文化背景下的流变问题:[1]保持本民族的文化传统;[2]与主流华语取得平等的对话权;[3]与它种文化的相互兼容、互识互补。 新加坡是海外华文文学的一个繁荣地区,在新加坡有大量的作家从事华文文学创作。新加坡华文文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发展起来,到现在已经有七八十年的发展历史。它是海外华文文学发展极有代表性的一支。故而本文选取新加坡华文文学为研究对象,探讨华文文学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发展和变化。 本文借用了历史学家王赓武先生的多重认同的观点来阐释新加坡华文文学的发展。本文从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的关系角度来解读当代新加坡华文文学。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存在着矛盾,带有民族性的文化认同在多元种族的国家常常被看作是有分裂倾向的力量。在强调国家统一的新加坡社会,民族性受到了挑战。新加坡华文文学带有强烈的文化认同,在新加坡社会不可避免的遭遇了边缘化问题。新加坡华文作家通过自身的调节,将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调和在一起,形成了有地域特色的本土化的文学传统。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I33
本文编号:2800733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I33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夏心愉;“非常新加坡”—从新加坡旅游符号机制看国家整体认同的建构[D];复旦大学;2008年
2 李元素;论多元文化语境下的黄孟文微型小说创作[D];广西师范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28007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800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