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卡夫卡的生活与信仰

发布时间:2020-08-22 21:05
【摘要】: 卡夫卡因其赢弱的身体和集恐惧于一身的性格,被认为是“弱者”的代言人;与此同时,卡夫卡又被后世评论家称为“弱的英雄”。这矛盾的评价,不仅是因为他的艺术魅力,使得现当代批评家给予他以很高的评价,更是因为卡夫卡以弱者身份的独特角度,揭示了现代人的当下生活,还生活以本来面目,启迪着生活着的人。本文通过卡夫卡对“生活”信仰的解读,叙述了卡夫卡对“生活”的认识,主要阐述了以下几个方面。 引言部分,描述了生活何以成为卡夫卡的“信仰”,试图以“信仰”的角度入手,通过当代评论界对卡夫卡信仰的争议的评论,来引出卡夫卡对强大生活信仰的原由。这种信仰不是为了拯救本身,而只是对涵盖一切的生活一种宗教式的情感,生活如上帝一般,有着绝对的权威和控制权。 第一部分,叙述了卡夫卡对生活的特征的认识。在对世界宏观的把握上,卡夫卡认为世界具备“可逝性”和“可持续性”两种相悖的特征,这样生活中的“生与死”悖论性存在的问题被尖锐的提出。本文对卡夫卡的人物大都以死亡或失败告终,并对其蕴含之意给予了详细的阐述,并阐明死亡是一种无力生活和具备死亡能力的一种表现。 第二部分,分析了卡夫卡的双重生活,即卡夫卡小说中的生活和卡夫卡的现实生活。卡夫卡在小说中运用“突破临界状态”的手法来揭示生活背后的真相,这种手法成为了解卡夫卡作品的一个重要窗口和契机。之后,叙述了现实中卡夫卡的生活,并逐步分析卡夫卡作出的生活抉择:成家还是立业,及其成家抉择的失败和最终选择写作的原由。 第三部分,分析了卡夫卡认可的生活方式:生活斗争的非胜利性。生活需要在奋斗中才能前进,但是最终的胜利性——唯结果论,不是卡夫卡的认可的生活要求。因此“弱”的生存方式,是他小说人物和动物的典型生活状态。卡夫卡以“弱者”的眼光审视世界,以动物的主题书写来洞察生活的真实状态,成为他独特的观察方式。 这一部分同时叙述了卡夫卡生活的真谛承担责任的自由,以及构成一切生活的基础,耐心。卡夫卡认为世界会向你展示一切,生活会让你经历一切,你需要做的就是参与其中,耐心等待,如戈多一般。而这种耐心需要不逃避苦难和与之斗争的勇气,胜利在于在生活中走、寻找和斗争。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I5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卡夫卡变虫记[J];数学大王(一二年级);2010年08期

2 陆露;;千秋·信仰[J];农业发展与金融;2011年07期

3 戚锦泉;;拯救卡夫卡[J];可乐;2011年08期

4 危笑天;;卡夫卡的“蜗居”[J];时代青年(悦读);2011年06期

5 杨国荣;;作品与现实中的双重性人格——论卡夫卡性格中的矛盾性[J];长城;2011年08期

6 阿贝尔;;布拉格之手[J];现代青年(细节版);2011年07期

7 李而亮;王海;刘之昆;;信仰,永远鲜活——写在建党90周年之际[J];中华儿女;2011年13期

8 傅瑞文;;七月 颂词与怀念[J];牡丹;2011年07期

9 韩辉;;卡夫卡小说的表现自我母题[J];南都学坛;2011年05期

10 李经启;;坚定的信仰之光[J];解放军生活;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志年;;谈增强“信任、信心、信念、信仰”[A];思想政治工作论文集[C];2001年

2 刘进田;;信念、信仰与虚灵的真实[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3 党燕妮;;晚唐五代敦煌地区的十王信仰[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三编[C];2005年

4 王玉j;;论理想、信念、信仰在价值观中的地位及其意义[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5 王玉j;;论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6 华章琳;;试论社会转型期的信仰[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7 赵本义;;理性和信仰的合力与张力[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8 刘成有;;印顺早期的信仰转向及其意义[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谢重光;;论定光佛信仰的形成和传播[A];宗教:世纪之交的多视角思维——福建省宗教研究会论文集(三)[C];1999年

10 林其泉;;Z阶嫘叛鰝Qi岸}q一[A];两岸学者论妈祖(第二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冯天策;信仰简论[N];光明日报;2005年

2 刘丽;信仰·热情·道德·能力与党员先进性[N];九江日报;2005年

3 任卫东 书评人;“卡夫卡”和我一起成长[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4 曾艳兵;卡夫卡和三个女人[N];中华读书报;2003年

5 曾艳兵;卡夫卡与三个朋友[N];中华读书报;2003年

6 田凤云;法治星空下的法官信仰[N];人民法院报;2008年

7 本报评论员 唐彬;以信仰的建立来拒绝迷信[N];东莞日报;2008年

8 张放;卡夫卡:把写作视作祷告[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高师宁;从私人信仰到“公民信仰”[N];中国民族报;2009年

10 张洪忠(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我国居民信仰状况与传播渠道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蔚;卡夫卡在中国的译介(1979年至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2 王艳华;信仰的人学价值意蕴[D];吉林大学;2004年

3 高致华;郑成功信仰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4 戴宁;太湖地区民间信仰音乐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5 白玛措;莲花生信仰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李朝东;论教育启蒙与公民人格建构[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希;安萨里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8 王晶;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农民信仰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董辉;财富与信仰的冲突及其化解[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黄剑波;“四人堂”纪事——中国乡村基督教的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秀平;卡夫卡的生活与信仰[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饰玉;论卡夫卡创作中的悖谬[D];吉林大学;2004年

3 何芬;生存困境中的艰难跋涉[D];海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曲伟;试论卡夫卡笔下的荒诞世界[D];吉林大学;2004年

5 陆霞;卡夫卡的象征[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6 黄玲;残雪对卡夫卡小说模式的接受与变异[D];湘潭大学;2010年

7 刘颖;“卡夫卡”的呓语[D];安徽大学;2005年

8 张弘;孤独的行路人——卡夫卡和鲁迅的比较[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窦燕;“我写的一切都与您有关”——荣格心理学视阈下的卡夫卡及其创作[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蔡智敏;卡夫卡小说的生存论解读[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8011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8011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2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