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自我实现之旅——《他们眼望上苍》的黑人女性主义解析

发布时间:2020-10-09 03:51
   被誉为黑人女性文学之母的佐拉·尼尔·赫斯顿是美国著名的黑人女作家、民俗学家、人类学家,是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黑人作家之一。她的经典力作《他们眼望上苍》描述了黑人女性珍妮反抗传统习俗的束缚、追求并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生,创造了一位在白人及男性统治社会中寻求自我身份的黑人女性。小说中,婚姻在珍妮成长的进程中是极为重要的因素,她的婚姻状况的变化反映出她不断寻求自我、反抗压迫,并最终实现自我的进程。在经历三次婚姻后,珍妮逐渐摆脱了种种阻碍其实现自我的力量,最终成为一个具有女性主义意识的成熟妇女,完成了她的自我实现之旅。
【文章目录】:
1 珍妮的自我意识萌芽
2 珍妮在婚姻中对自我和解放的追求
3 结局的启示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鑫;赵相岐;;找寻自己的声音——《他们眼望上苍》中珍妮的成长[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陈莹莹;;《沐浴在阳光中》:对话与狂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刘琼;;浅析黑人和白人的身份差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4 葛欣鑫;;论《他们眼望上苍》中的民间口头语言描写对黑人形象的解构和建构的双重作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5 武清宇;;新黑人女性的呐喊——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特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1期

6 张宇辉;;《他们眼望上苍》中黑人女性的新形象[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7 汝晓琪;;《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中象征手法的运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9期

8 徐灵珊;;追求世界的和谐——论《紫色》中的生态女性主义[J];才智;2009年08期

9 赵娜;;从《他们眼望上苍》《紫色》和《秀拉》看黑人女性的成长[J];长城;2010年08期

10 刘珍兰;;《他们眼望上苍》的幽默艺术评析[J];长城;201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研;;黑人女性寻求第三空间:《他们眼望上苍》后殖民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2 韩晓燕;;《他们眼望上苍》中的种族意识[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艳红;美国黑人英语汉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红玉;浮出翻译史地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张晓佳;女性经验对民族志文本生产的影响途径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波;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中的“姐妹情谊”[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任平;珍妮的个性化进程[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田蓉;珍妮的精神之旅[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樊舒怡;《他们眼望上苍》的存在主义解读[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李菲;女性 自然 和谐[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6 马丽娜;《他们眼望上苍》的叙事艺术解析[D];辽宁大学;2011年

7 陈海云;对和谐世界的追寻[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8 熊敏;空间与性别、种族政治[D];重庆大学;2011年

9 卢亚凤;[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齐丽霞;狂欢中的新生[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梅;付海艳;;艰难的自我实现之旅——评《他们眼望上苍》中的女性物化现象[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万悦然;;有毒的眼泪[J];东西南北;2009年02期

3 亦炜;;白衣怪圈(三)[J];祝您健康;1995年03期

4 斯斯;;时尚焦点人物珍妮弗·洛佩兹[J];英语辅导(疯狂英语中学版);2006年04期

5 苏千雪;;寻找珍妮[J];教师博览;2008年02期

6 冯国川;;当女王的车轮驶过[J];青年博览;2009年10期

7 郝拴记;;生存公证之爷爷回国(三) 郝拴记小说《公证人》前传连载之一[J];中国公证;2010年02期

8 思苇;;《成长教育》:没有捷径通途的人生[J];疯狂英语(中学版);2010年04期

9 星河;;“超女”与她的凡人男友[J];知识就是力量;2010年12期

10 丁宗皓;;风中的珍妮[J];希望月报;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倬;;人的社会责任与自我实现——论自我实现的动力机制和实现形式[A];人学与现代化(三)——北京市人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吴倬;;试论科学自我实现观在历史唯物论中的地位[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二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吴安春;;西方“德性论”哲学视野中的创造观及其教育价值——兼论西方“德性论”哲学从传统到现代的嬗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白琨;;超越自我,追寻完美——心理学视野下的明星崇拜现象[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肖旭芳;;新形势下 如何构建科学的编辑管理机制[A];编辑人才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江中乐;刘焕怡;;浅议现代企业的人性化管理[A];江西省煤炭工业协会、江西省煤炭学会2007年工作暨学术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7年

7 陈沛霖;;论“自我”发展中的受动性和主动性——兼评人本心理学的“自我实现”观[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8 刘艳秋;;抓住学生心理把握教育时机[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张和平;;试论先进文化的本质特性[A];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构建[C];2004年

10 郭有志;任拉利;;贫困地区教师激励机制刍议[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蒋旭峰;珍妮的“幸运”是谁的悲哀[N];经济参考报;2011年

2 司徒一凡;他们曾经拥有整版“珍妮倒”[N];中国集邮报;2011年

3 庞培;忘不了你 珍妮姑娘[N];重庆日报;2000年

4 江德华;谨防涨价预期的“自我实现”[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5 李庆艳;远离自我实现的陷阱[N];期货日报;2008年

6 易晖(文学博士);生命之“错”与“悔”的诗学勘探[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7 韩春红;本科生为何不愿做“孩子王”[N];文汇报;2003年

8 赫鸿雁;权威、地位和自我实现[N];中国教育报;2002年

9 博联社创始人、总裁,国际问题专家 马晓霖;当“三俗”遭遇“珍妮乳”和“拉链门”[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10 刘静萍;珍妮·明——“老海军”的领头人[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亚红;消费正义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孙宽宁;教师课程理解中的自我关怀[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金举;“自我实现”与“超越”的室生犀星文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徐胜;智力障碍青少年自我决定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东海;自我、自由与和谐[D];复旦大学;2006年

6 王贺峰;中国情境下炫耀性消费行为的符号意义建构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龙斌;人的自我论[D];中国人民大学;1998年

8 宋跃华;佛学与企业管理[D];四川大学;2006年

9 THEO A. COPE;儒学中的“诚”及其在心理学和心理分析中的意义[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辛朋涛;教师工作动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平;珍妮的个性化进程[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田凤荣;从无名到显赫[D];河北大学;2003年

3 谷萍;《岁月之梯》女性主义角度解读[D];山东大学;2006年

4 金燕;《一岁小鹿》的生态批评[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兰;《彩虹》中的女性[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毛元秀;从疯癫到自我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陆烨;赛珍珠小说中的女性生命意识[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明;从社会性别的角度解读《伸子》[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9 马丽雅;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心理与公共政策制定[D];黑龙江大学;2009年

10 何永棠;论《红与黑》中于连形象的心理塑造[D];暨南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8331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8331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7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