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离失所的人》中的受害者身份政治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瑶;;《流离失所的人》中的受害者身份政治[J];外国文学评论;2018年03期
2 王旭峰;;身份政治的陷阱与跨身份政治[J];中国图书评论;2011年02期
3 李莉;;当代美国戏剧中的身份政治[J];世界文化;2017年02期
4 林斌;;老龄化的文学表征与身份政治——“成熟小说”之源流探析[J];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18年02期
5 王惠;;后现代语境下亚裔美国族裔身份政治的演变——读徐忠雄的小说《美国膝》[J];外国文学;2010年03期
6 王增红;;种族冒充、冒充叙事与混血族身份政治——温妮弗蕾德·伊顿新解[J];外国文学评论;2016年04期
7 肖明华;;身份政治·后结构性·学科体制化——1990年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生及问题[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8 黄怡;;古巴的华裔家族传奇——《猎猴记》中的离散身份政治与空间表征[J];当代外国文学;2017年03期
9 高明玉;;抗争、蛰居、飞翔——美国非裔文学中身份政治的追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10 李丽华;朱志娟;;追寻与超越:华美女性文学身份政治的诉求与纯粹艺术的探寻[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谢蕾;《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女性民族主义叙事[D];安徽大学;2012年
2 郭娟;《午夜之子》中的印度教民族主义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年
3 姚卓丹;[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434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843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