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凯瑟笔下拓荒时代女主人公沉浮的艺术拱弧线

发布时间:2020-10-17 20:53
   威拉·凯瑟是二十世纪美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但也曾经是美国备受误解的重要作家之一。作为一个特立独行的女性作家,凯瑟带有一些女性主义倾向。但她特立独行的言行和做法不符合女性主义批评的条条框框,因而她没有受到女性主义批评的公证对待。本文从对比分析凯瑟两部小说中的两位女主人公入手,联系作家的写作意图和自身的经历,不拘泥于条框限制地运用一些女性主义批评的方法,为作家在这两部小说中体现的女性主义声音一辩,揭示作品中隐藏的“暗流”。 凯瑟的小说《我的安东妮亚》和《一个迷途的女人》共同完整地体现了其笔下的拓荒时代。前者是拓荒时代前期的赞歌,后者是那个时代后期的挽歌。两部小说又完成于作家创作分水岭时期的前后,作家的人生观已经产生了从乐观到悲观的巨大转变。这一“前”一“后”,一“赞”一“哀”,一“乐”一“悲” 的两部小说构成了一个弧线形的变化过程,为生活于其中的小说灵魂人物——两位女主人公安东妮亚和玛瑞恩提供了广阔的时代和社会背景。无独有偶,两部小说各讲述了两位女性三十年间的奋斗历程和抉择的结果。安东妮亚的三十年见证了她从一个十四岁的天真无邪的移民小女孩成长为四十四岁的成熟杰出的女拓荒者的沉浮历程,无形中勾勒出一半上升的弧线。小说叙述到她中年时期嘎然而止,只描写了她的前半生。而玛瑞恩的三十年则目睹了她从一个风华正茂的少妇变为迷途的女人的浮沉经历,无形中又画出一半下降的弧线。小说始于她的年轻时期(据推算大约是二十多岁)止于她的亡故(大约是五十多岁),应该算是描写了她的后半生。此三十年的沉浮与彼三十年的浮沉构成了一道对称的弧线,一道凯瑟笔下拓荒时代女性的生活和奋斗沉浮的艺术弧线。这道弧线折射了时代的变迁,社会的演变,道德的式微。 凯瑟选择了安东妮亚和玛瑞恩这样两位女性作为小说的灵魂人物,而让所有的男性人物成为她们的陪衬。两位女主人公不同于以往文学作品中老套的固 WP=6 定的女性人物,以崭新生动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她们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打破了长久以来男性对女性的定义,超越了读者对人物的期待,使得身边的男性黯然失色。安东妮亚赢得了作家的欣赏和称赞;玛瑞恩虽然走向没落,但得到了作者的体谅与同情。她们不遵循社会常规的做法也反映了作家对社会和文学传统的颠覆。这一切都使得作家的女性主义“声音”不言而喻。虽然凯瑟使用男性视角看女性的做法不对女性主义批评的胃口,但这种安排背后用心良苦,结果反而加强了她的女性主义“声音”。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安东妮亚的“成功”,还是玛瑞恩的“失败”,她们都在为女性的发展与生存探索一条出路。她们的沉浮向人们昭示:经济独立在女性奋斗中至关重要。女性只有经济上独立,才有精神上的独立,才能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才能在男性主导的世界中为自己赢得一席之地。而作家本人在文学上的奋斗经历也为这条启示做了最好的诠释。
【学位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4
【中图分类】:I712
【文章目录】:
Acknowledgement
Abstract (Chinese)
Abstract (English)
Introduction
Chapter I Paean and Elegy of the Pioneering Age( My Antonia & A Lost Lady
Chapter II Artistic Arc of the Rise and Fall of Women( Antonia Shimerda & Marian Forrester
    1 Similarities
    2 Differences
        2.1 past vs present
        2.2 tradition vs modernity
        2.3 symbol of triumph vs symbol of defeat
        2.4 simplicity vs sophistication
        2.5 hope vs despair
        2.6 immigrant woman pioneer vs common native woman
        2.7 approval vs sympathy
        2.8 country vs town
        2.9 agricultural society vs industrial society
        2.10 spiritual values vs spiritual barrenness
Chapter III Cather’s Feminist Voice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俊英;“谐在”——对《啊,拓荒者!》主题的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453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8453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3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