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福尔斯小说《收藏家》的复调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4 22:31
   约翰·福尔斯是战后英国文坛的一颗璀璨明珠。在众人嗟叹“小说已死”的尴尬时刻,他身体力行——对小说的内容与形式实行改革与创新。通常来说,作家的审美观决定了他的写作风格。信奉存在主义哲学的福尔斯一生对“自由”问题情有独钟,因而他的小说母题常常围绕着人的自我求索、探讨人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甚至是被某些批评家视为通俗流行小说的处女作《收藏家》,也处处体现了深邃的道德寓言性。然而,福尔斯对道德的言说不是说教型的批判,读者在《收藏家》中找不到独裁武断、可以干预一切的“隐含作者”式人物,也看不到以往小说中常见的极善、极恶的主人公。福尔斯为《收藏家》设计的是一种更加稳固的三角形模式——作家、人物、读者自由协作,共同塑造出一个平等对话的自由文本。 本文从俄国文艺理论家米哈伊尔·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入手,以约翰·福尔斯小说《收藏家》为研究对象,阐述其独特的复调性特征。通过采用双重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福尔斯巧妙地实现了克雷戈和米兰达之间的“大型对话”——人物复调。细读文本后,作者总结出两位主体存在着语言风格、讲述方式、叙事目的、精神收获四方面的不同。三重的叙事结构、并置的叙事情节、分裂的主人公是复调性在艺术效果上的体现。而人物性格的矛盾性也是构成“微型对话”的基础。最后一部分以互文性理论为参照,揭示出《收藏家》对莎士比亚传奇剧《暴风雨》的指涉与戏拟,不仅为两种文体铺设了对话的道路,也使文本间的复调成为可能。
【学位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I561.074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作者简介——“哲学小说家”福尔斯
    二、课题研究背景
        (一) 备受争议的《收藏家》
        (二) 国内外福尔斯小说研究状况
    三、本文的论点及论证方法
第一章 复调小说理论
    第一节 复调小说的由来与概念
    第二节 复调小说的主要特点
        一、主体性
        二、对话性
        三、未完成性
    第三节 复调小说的表现形式
        一、大型对话
        二、微型对话
    第四节 复调小说的艺术成就
        一、转移艺术视觉的侧重点
        二、突显横截面式的艺术描写
            (一) 敏锐捕捉人物意识的本质
            (二) 增添小说空间化的艺术效果
第二章 《收藏家》的人物复调:双重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
    第一节 陈词滥调 VS 自出机杼
    第二节 直抒胸臆 VS 刻意斧凿
    第三节 负面消解 VS 积极塑造
    第四节 停止怠进 VS 返躬内省
第三章 《收藏家》的艺术复调:共时性的叙事文本
    第一节 三层阐释的叙事结构
    第二节 二元并置的叙事情节
    第三节 双重人格的叙事主人公
        一、显性分裂的克雷戈
            (一) 语无伦次
            (二) 极力辩解
            (三) 言行不符
            (四) 施/受虐狂
        二、隐形分裂的米兰达
            (一) 统一到瓦解的表层人格
            (二) 掩藏到暴露的深层人格
第四章 《收藏家》的文本复调:颠覆传统的互文与戏拟
    第一节 环境背景:世外桃源与阴森地牢
    第二节 命运结局:喜结良缘与葬玉埋香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广兴;对话与自由——《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对话艺术手法分析[J];当代外国文学;2005年02期

2 于建华;;论《收藏家》的对话性艺术特征[J];当代外国文学;2006年01期

3 黄志杰;寓言和哲学的双重启迪——论约翰·福尔斯的《收藏家》[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年01期

4 徐方;;以互文性理论审视《收藏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8期

5 张峰;一曲女性物化的悲歌——评约翰·福尔斯的小说《收藏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6 周志刚;文学的审美理想与审美实践[J];江汉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7 潘家云;;温柔的暴虐——对《收藏家》中克莱格的人本主义心理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03期

8 闵致康;从“仙境”坠入“人间”——比较《暴风雨》和《收藏家》[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张峰;约翰·福尔斯小说《收藏家》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10 侯维瑞,张和龙;论约翰·福尔斯的小说创作[J];国外文学;1998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何萍萍;论约翰·福尔斯存在主义式自由观的双重表达[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丁云凤;《收藏家》的互文性解读[D];暨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550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8550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0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