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中的傀儡:解读《木偶综合征》中的傀儡符号和空间隐喻
发布时间:2020-10-25 00:46
《木偶综合征》是以色列俄语作家吉娜·鲁宾娜的长篇小说。小说讲述了天才傀儡师彼得的精神探索过程,傀儡作为象征符号贯穿了作品的始终。傀儡是犹太神话中漂泊者的原型,也是洛特曼文化符号学体系中的重要符号,代表着童年的记忆,暗示着个体在命运驱使下的自我缺失和分裂。鲁宾娜在《木偶综合征》中挖掘了傀儡符号的象征意义,并多次印证了巴什拉的空间诗学理论,将傀儡与小镇、舞台、地下室、桥梁等典型空间结合起来,塑造了俄裔流散族群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本文编号:28552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暖;;漂泊中的傀儡:解读《木偶综合征》中的傀儡符号和空间隐喻[J];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18年05期
2 桑塔格 ,王予霞;替身傀儡[J];当代外国文学;2000年03期
3 星河;;“傀儡”与“主人”的较量[J];知识就是力量;2006年08期
4 罗伯特·海因来因;;傀儡主人(中)[J];文学少年(中学);2007年05期
5 内贾德;悦然;;我的生平[J];意林;2009年15期
6 陈俐利;;《婚事》中的女性形象[J];青年文学家;2015年35期
7 ;萝卜地里[J];安徽文学;2017年11期
8 罗伯特·海因莱因;陈珏;星河;葛欣;;傀儡主人[J];少年文艺(少年读者文摘);2014年Z2期
9 吕曰文;;《别让我走》中的反乌托邦设定——克隆人的傀儡命运探析[J];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01期
10 任爱红;;《绿房子》的女性主义解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S1期
本文编号:28552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855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