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过去与现在:占有与认识

发布时间:2020-10-26 00:31
   1990年出版的《占有:一部罗曼史》为英国当代女作家兼文学评论家安.苏.拜厄特夺得了当年的英国小说最高奖布克奖。这样一部副标题为罗曼史的作品,其涵义实际远远超出普通意义上的爱情故事。它更像是一副新旧时代交织的反差图。维多利亚社会与我们当今社会互为观照,相映成趣。作者超越时空跨度,通过两个时空上平行,内容上却又互相交织的爱情故事,让维多利亚时期的世风人情重现在读者眼前。不仅如此,她也将当今时代糅入小说所描写的过去之中,用后现代的手法复苏了历史小说,改写童话,戏仿经典,赋予旧故事崭新的涵义,使小说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蕴含着强烈的时代感,从而迫使我们在过去与现在之间重新体味历史,认识自己,继而对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更深刻的理解。 作为女性作家,拜厄特一直关注女性命运,尤其是那些同时渴望成功事业与美满家庭的女性。本文的第一章分析了从远古神话故事中,到维多利亚时期,再到现代社会中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女性所面临的家庭与事业难两全的相同困境。作者借维多利亚女性之手书写了大量信件,诗歌,童话,目的在于使她们重获声音,重新述说被扭曲的自身历史。拜厄特认为女性摆脱这种困境的正确途径并非一味的退缩。独处与冰封状态也许是她们保存生命的一种方式,但它们同时扼杀了她们梦想的事业与家庭。因此拜厄特塑造了一对现代学者,他们在追查维多利亚情史的过程当中,从历史的镜子中看到了自己,相互敞开心扉并且最终相爱。第二章主要探讨了他们如何在历史的影响下审视现在,把握未来,重新建立起平等互尊的和谐男女关系。只有在和谐的关系中,男女双方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的价值。本章还讨论了小说中如何借助历史的回声反映出除两性关系之外的诸如同事,师生,朋友之间的关系,表达作者对当代社会伦理道德以及价值标准的深刻反思。最后一章通过分析作者的全知叙述手法,以及小说中所展现的各路学者为了占有过去进行的角逐,指出书写的历史也许是断裂的,不全面的,对我们来说却是可知的。因为历史只有在同现实的紧密联系当中才有意义,历史学家或传记作家也正是将自身生活的现在融入过去,才能创造出清晰完整的历史。历史反映现实,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切历史都是现实。我们是否能拥有历史取决于我们靠近以及理解它的方式。
【学位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I561.074
【文章目录】:
Synopsis
摘要
Introduction
    1.History, Historicism and New Historicism
    2. Resurrection of History in British Novel
    3. Byatt’s Possession and its Historical Theme
Chapter One Reconstructing the Female History
    1.1. The Victorian Reality Mirrored in the Rewritten Old Tales
    1.2. The Present Reality Mirrored in the Past
Chapter Two Rebuilding a Harmonious World
    2.1. Finding the Present in the Living Victorian Past
    2.2 Finding the Victorian Past in the Present
    2.3. Victorian Ethics and Modern Values
Chapter Three Knowability and Unkownability of the Historical Past
    3.1. A Historical Past as Unfinished and Fragmented
    3.2. The Knowability of the Historical Past
Conclusion
Works Cited
Acknowledgements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培高;;美国研究欧洲史的情况[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0年06期

2 帕里什;杨宇光;;欧洲各国历史学家对美国史的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6年01期

3 F.菲雷 ,陆象淦;历史研究中的社会科学方法与"全面的历史"[J];国外社会科学;1987年03期

4 科胡特;陆建申;;心理历史学与历史学[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8年07期

5 叶建华;王充与中国批判史学[J];浙江学刊;1993年05期

6 未泯;;历史之影:从青铜骑士到任人打扮的小女[J];电影新作;1996年06期

7 陈新;论历史性与历史叙述者[J];东南学术;1999年05期

8 克里斯琴·汤普森!美,戴维·波德维尔,陈旭光;历史、历史书写和电影史[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9 章慕荣;共和国总理与历史学家——周恩来与顾颉刚[J];党史博采;2002年03期

10 本刊编辑部;沉痛悼念著名历史学家韩国磐教授[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立河;历史与想象[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春辰;夏皮罗中世纪美术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3 王兴斌;历史事实的结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谈丽;小阿瑟·施莱辛格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5 赖国栋;历史记忆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6 李凯;唯物史观的因果解释模式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顾乡;试论近代历史语篇的语言变化[D];复旦大学;2008年

8 彭国良;顾颉刚史学思想的认识论解析[D];山东大学;2007年

9 齐山德;苏联时期史学研究初论[D];吉林大学;2010年

10 李晶洁;丹尼尔·布尔斯廷的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茹;过去与现在:占有与认识[D];厦门大学;2007年

2 冯会华;战士与学者[D];山东大学;2008年

3 何荣毅;社会信息化与历史研究方法的变革[D];山东大学;2008年

4 徐丽云;言说美国黑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D];暨南大学;2006年

5 王安莉;塔夫里与文艺复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霞;生命中的过去、现在与未来[D];浙江大学;2006年

7 何鑫;对两次中学历史教科书争论的思考[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8 唐廷君;《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内心世界的映照[D];四川大学;2006年

9 肖英芳;论19世纪英国“辉格派”史学[D];山东大学;2008年

10 周彦威;从天球动转到运动之数[D];兰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562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8562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7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