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论小说《过界仪式》中人与人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0-10-27 16:19
   威廉·戈尔丁一生笔耕不辍,他的小说旨在让读者意识到人性中的黑暗。他的成名作《蝇王》便揭示了这一主题,并以此获得1983年诺贝尔文学奖。戈尔丁在小说中构建的社会多是局限在特定范围内的孤立的社会,他认为人在这样的初始环境中容易展现出他们的真实人性。 一如他的成名作《蝇王》,作者在小说《过界仪式》中构建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社会、一个社会的缩影。在这个环境中,人物之间重新建立起社会关系,如友谊、矛盾、爱情与憎恨。本文围绕小说主人公之死,从社会学角度,对小说中的人际关系进行了研究。当其他人融入到这个新的人际关系网时,主人公却被排斥在这个小社会之外。本文旨在通过对船上人物的行为的分析以揭示小说的主题——人性中的黑暗。 社会关系在人类行为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人物性格也是一个关键的因素。个人的经历和心理因素对他/她的行为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本文在研究人际关系的同时对他们的个性也做了分析。 威廉·戈尔丁在小说中对人性黑暗的揭示旨在警告读者要避免类似的悲剧的发生,所以为了寻求导致小说中的悲剧的原因,本文对人际间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性格做了分析。
【学位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I561.074
【文章目录】:
ACKNOWLEDGEMENTS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Chapter Two Rites of Passage: A Society
    2.1 A prototypical society to begin with
    2.2 The making of an oppressive society for Mr. Colley
Chapter Three Reverend Colley: An Individual
    3.1 Colley’s poor judgment of the developing world
    3.2 Colley’s noble idea for a wrong society
    3.3 Colley’s attempt to adapt himself to the others
        3.3.1 His effort to develop speaking terms with the others
        3.3.2 His effort to fit in the developing social environment
        3.3.3 His lack of skills in accommodating
Chapter Four One versus the Others
    4.1 Reverend Colley misunderstood by the others
    4.2 The RITES of the voyage
    4.3 Colley’s fatal failure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建慧;;论《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中爱米丽的异化及其成因分析[J];怀化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谢浩浩;李晓犇;;网络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J];沈阳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3 蔡钰;;论大众文化的快感转向[J];理论界;2011年07期

4 朱洁;;影视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J];考试周刊;2011年56期

5 朱自强;;论儿童文学立场的语文教材观[J];中国儿童文化;2010年00期

6 陈涵;;拒接“单向度”的革命之路[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7 韩郁郁;;论肯定性文化与异化——浅析马尔库塞《文化的肯定性质》[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林凯;;林凯语录[J];杂文选刊(中旬版);2009年02期

9 拉毛卓玛;;简论汉藏新词新语翻译[J];民族翻译;2011年01期

10 王贤波;;影像文化时代人的异化问题探析[J];东南传播;2011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鹏;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异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2 杨礼富;网络社会的伦理问题探究[D];苏州大学;2006年

3 郭巍;知识的问题与《亨利·亚当斯的教育》[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4 陈乐;把哲学变为社会批判理论[D];吉林大学;2006年

5 曾林;论科技时代人类生存的困境[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6 邹晓霞;商业街道表层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7 蒋花;压抑的自我,异化的人生[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邓志伟;E.弗洛姆新人道主义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雪明;制衡·融合·阻抗[D];复旦大学;2008年

10 籍晓红;行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丽;论小说《过界仪式》中人与人的关系[D];苏州大学;2009年

2 郭丽双;马克思及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异化问题的根源探究[D];黑龙江大学;2003年

3 刘佳;异化:文化差异之保持[D];浙江大学;2006年

4 陆巧儿;广告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5 杜鹃;马尔库塞单向度理论探析[D];黑龙江大学;2008年

6 郑兰英;[D];安徽大学;2003年

7 桂宏军;视之离[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彭灿;跨文化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陈勇;马尔库塞技术合理性批判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陈习芝;翻译中归化、异化之时代内涵的实证分析[D];安徽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8587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8587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a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