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吉姆爷》的存在主义解读

发布时间:2020-10-31 02:02
   约瑟夫·康拉德(1857-1924)被西方评论家誉为20世纪最杰出的英国小说家之一。他以一个敏锐艺术家的广泛视野,时刻关注着时代和社会,力求用新的艺术形式反映新的现实。 在康拉德所有的作品中,《吉姆爷》被称作里程碑式的杰作。在这部作品中,康拉德融入了深刻的道德寓意,细腻的心理描写及独特的叙述手法,在并不复杂的情节中包含着对人性的矛盾,人类生命的评判。这部小说的问世引起了广大评论家的关注。康拉德新颖的叙述技巧成为评论的焦点,而在主题研究上,国内学者倾向于从道德的角度对《吉姆爷》进行分析与评价。西方评论家则借助精神分析学、现象学等理论,拓宽了对《吉姆爷》的研究领域。然而《吉姆爷》的存在主义解读却留有空白,国内外对此的研究都是零星的介绍。存在主义是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旨在探索人类生存状况:人类生存面对的荒谬与异化,人的自我发现与自我超越,追求真实的自我存在,个人与他人的关系。而康拉德在《吉姆爷》中所展现的人生主题,与20世纪兴起的存在主义主张如出一辙。因此,本文采用文本研究的方法,从存在主义的角度分析《吉姆爷》的主题,这种分析不仅有助于对这部作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评价,而且还集中反映出康拉德在《吉姆爷》中多方位阐释了自己对人类生存状况的深刻理解及其对人类存在的终极意义的探求。 论文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章探求康拉德与存在主义的联系,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界定将运用到的有关存在主义理论概念及术语。第二部分,论述康拉德观照世界,观照人生的态度与存在主义思想的关联。 第二章探讨康拉德在《吉姆爷》中展现的人的生存与世界的关系,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人类面对世界的荒诞。康拉德揭示世界是荒谬的,人类生活也是荒谬的,存在本身显得毫无理由,无意义。人与世界关系的不和谐脱节,然而人类只能忍受存在的荒诞,无法逃脱。第二部分,荒谬冷漠的世界导致异化感的产生。小说中不同人物经历的异化说明人本身是无法逃脱来自冷酷荒谬世界的一切异化力量: An Existential Interpretation ofLordJ1’口 传统道德观,社会意识形态等等。通过以上分析,康拉德在《吉姆爷》中的深刻认 识与存在主义所展现的主题是一致的。 第三章探索康拉德在《吉姆爷》对吉姆的自我发现及其追求真实自我的关注, 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追溯了吉姆在早期受外界各种因素决定,而陷入的不真 实自我,逃避责任。第二部分,由于个人良知的召唤,吉姆开始了自我发现。第三 部分,最终实现与自我同一的,由自我决定的真实自我,承担起对自我,对他人的责 任。虽然这种真我的实现是短暂的,却说明了人类同荒谬世界抗争的积极态度。这 正是存在主义的主张。 第四章探讨康拉德在《吉姆爷》中寻求的人际关系,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 吉姆与珠儿的关系。第二部分,吉姆与马洛的关系。说明了在这个孤独异化的世界, 正面的人际关系是实现自我超越的重要因素。这与存在主义的相关理论有相同之 处。 最后,在结论部分归结在《吉姆爷》中,康拉德直面人生的残酷与荒谬,人的 孤独与异化,不遗余力的追求真实自我,寻求正面的人际关系。这说明康拉德尹人 类生存状况的认识是:只要树立正确的个人价值标准和人际关系,人类有可能战胜 荒谬宇宙并且探究生存的意义。因而康拉德的存在主义观点是积极的,预言了加缪、 萨特等的哲学观。《吉姆爷》为存在主义者运用文学形式阐述他们的哲学思想树立 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学位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4
【中图分类】:I561
【文章目录】:
Acknowledgements
Chinese Synopsis
Abstract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Conrad and Existentialism
    Section 1: Theory of Existentialism
    Section 2: Conrad's Relationship with Existentialism
Chapter Two Being in the World
    Section 1: Absurdity
    Section 2: Alienation
Chapter Three Man's Self-Discovery
    Section 1: Jim's Inauthentic Self
    Section 2: Process of Jim's Self-Discovery
    Section 3: Jim's Authentic Self
Chapter Four Being with Others
    Section 1: Jim-Jewel Relationship
    Section 2: Jim-Marlow Relationship
Conclusion
Notes
Bibliography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雯艳;《雨王亨德森》的存在主义解析[D];兰州大学;2011年

2 穆艳秋;寻求男子汉气概[D];郑州大学;2010年

3 李芳;寻找存在的意义[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本文编号:28633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8633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0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