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作为后现代策略的“非虚构书写”——误解、边界及其一般性理论定位

发布时间:2020-11-04 06:39
   "非虚构书写"不能简单被理解为"纪实性书写"的代名词。"非虚构"创作的兴起有其特定的后现代背景,它其实是对现代性推进过程中形成并逐步被"定型化"了的"现代书写典范"的一次有意识的挑战。"非虚构书写"以其同步的即时性、事件及人物演进的多重可能性,以及在"书写"活动的召唤之下"本真自我"的现身"在场",与传统的现代"纪实"书写形态划分出了明确的界限,进而使其自身成为了后现代书写的一种全新的文类。
【文章目录】:
一、“非虚构书写”≠“纪实”
二、挑战精致的“现代书写典范”
三、即时性·不确定性·“本真”的在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威廉·斯帕诺斯作,盛宁;后现代主义曾经是什么意思——读《现代/后现代:20世纪艺术与思想研究》[J];外国文学评论;1990年04期

2 ;后现代意识的反省[J];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05期

3 周凌枫;大师何在,诗人何为?——后现代状态下的文学活动[J];文教资料;2004年Z1期

4 马汉广;后现代的多重意义探讨[J];当代外国文学;2001年01期

5 邵建;;“诠释”中的后现代[J];山花;1998年10期

6 游友基;;世纪之交的“现代”与“后现代”[J];龙岩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李鸿雁;;后现代解构的限度[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8 邵建;后现代不是“主义”[J];读书;1997年12期

9 唐玉清;;后现代之于法国当代法国知识分子的失语[J];美术;2006年05期

10 江宁康;问题还是主义:后现代论争与全球化趋势[J];当代外国文学;2003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佳;揭示隐藏的历史—后现代视阈下的《大进军》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周韻;历史的建构:解读卢森堡事件的后现代改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3 曾彩媚;一个多元的后现代世界[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4年

4 闫宏一;伊恩·麦克尤恩作品中的后现代儿童[D];河北大学;2013年

5 邬蒙;迷失于后现代的田园[D];苏州大学;2005年

6 曾飒;双重性的困境:后现代及文化研究视角评《女斗士》[D];西北大学;2003年

7 荆康宁;《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中的后现代仪式表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8 蔡隽;从“现代”到“后现代”[D];苏州大学;2004年

9 薛为;走向后现代的历程:《金色笔记》中的知识分子精神危机[D];中国矿业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697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8697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6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