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观 ——兼论当下中国的大众文化
发布时间:2022-01-12 02:11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是美国当代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很善于整合各种理论之长。他的理论具有很强的马克思主义特色,又具有很明显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色彩,他对晚期资本主义文化、经济、政治问题进行了权力和意识形态的分析。詹姆逊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全面而精辟地分析后现代主义文化等现实问题,他的理论涉及面广泛,理论系统也十分庞杂,其理论既包含有马克思主义、解构主义、意识形态分析的观点,又有拉康的精神分析、阿尔都塞的“症候阅读”的观点。这种庞大的理论来源使詹姆逊不断在各种理论间游移滑动,试图用一种宏观的“元批评”话语,将众多的理论整合在自己的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的分析框架之中。进入90年代,詹姆逊开始注重文化研究问题,认为“文化研究”是一种从学术政治和社会问题角度入手研究的新型知识话语,一种对当代问题总体把握的文化策略。对后现代主义文化泥沙俱下的混杂现象,理论家们各持己见,褒扬贬抑之声不绝于耳。詹姆逊却另辟蹊径,运用历史的、辩证的方法剖析后现代主义文化,把它作为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主导形式,以形形色色的文化现象为例来论证他的观点,把文化研究对象扩展为广义文化,既不同于传统文化的狭隘观点,又适...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詹姆逊文化观的主要思想来源
2.1 马克思主义
2.2 法兰克福学派
2.3 后结构主义
2.4 精神分析理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观
3.1 后现代文化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3.2 詹姆逊眼中后现代文化的普遍表征
3.3 辩证的后现代文化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观
4.1 后现代社会大众文化的滋生以及蔓延
4.2 后现代社会中大众文化所呈现的具体特征
4.3 后现代社会背景中大众文化的两面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从詹姆逊的观点看当下中国的大众文化
5.1 中国大众文化产生的背景及其现状特性
5.2 中国大众文化的路在何方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阶段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理论仍在途中"——詹姆逊批判[J]. 胡亚敏. 外国文学. 2005(01)
[2]对现代性的重新反思[J].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王丽亚. 文学评论. 2003(01)
[3]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J].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胡亚敏.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2(02)
[4]后现代的诸种理论[J].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胡亚敏. 外国文学. 2001(01)
[5]后现代主义中的旧话重提[J].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06)
[6]詹姆逊近年来的学术思想[J]. 王逢振. 文学评论. 1997(06)
[7]历史化与寓言杰姆逊美学理论评析[J]. 王一川. 当代电影. 1996(02)
本文编号:3583899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詹姆逊文化观的主要思想来源
2.1 马克思主义
2.2 法兰克福学派
2.3 后结构主义
2.4 精神分析理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观
3.1 后现代文化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3.2 詹姆逊眼中后现代文化的普遍表征
3.3 辩证的后现代文化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观
4.1 后现代社会大众文化的滋生以及蔓延
4.2 后现代社会中大众文化所呈现的具体特征
4.3 后现代社会背景中大众文化的两面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从詹姆逊的观点看当下中国的大众文化
5.1 中国大众文化产生的背景及其现状特性
5.2 中国大众文化的路在何方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阶段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理论仍在途中"——詹姆逊批判[J]. 胡亚敏. 外国文学. 2005(01)
[2]对现代性的重新反思[J].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王丽亚. 文学评论. 2003(01)
[3]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J].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胡亚敏.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2(02)
[4]后现代的诸种理论[J].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胡亚敏. 外国文学. 2001(01)
[5]后现代主义中的旧话重提[J].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06)
[6]詹姆逊近年来的学术思想[J]. 王逢振. 文学评论. 1997(06)
[7]历史化与寓言杰姆逊美学理论评析[J]. 王一川. 当代电影. 1996(02)
本文编号:35838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583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