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里的女人》与曼斯菲尔德的身份思考
本文关键词:《店里的女人》与曼斯菲尔德的身份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店里的女人》 丛林 身份思考 外来者
【摘要】:《店里的女人》是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以新西兰丛林为创作背景的首部作品,其所呈现的新西兰内陆丛林生活折射了曼斯菲尔德对于自身多重身份的思考。首先,通过冷峻审视藏匿于新西兰丛林中的殖民鄙陋,小说家直面新西兰白人殖民者的外来者身份;其次,通过回望新西兰丛林,曼斯菲尔德表达了对于自己长期客居英国的自由外来者身份的思考;最后,通过反观新西兰丛林,小说家积极探索与传统现实主义以及欧美主流现代主义不一样的艺术创造。这些关于自身外来者身份的早期思考成就了曼斯菲尔德后来卓尔不群的艺术人生。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店里的女人》 丛林 身份思考 外来者
【分类号】:I612.074
【正文快照】: 1.引言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ansfield,1888-1923)是20世纪初英语世界最重要的现代主义作家之一。曼斯菲尔德的优秀作品几乎均以新西兰为背景,和许多其他殖民地作家一样,她在自己的小说中重新塑造了她“遥远的故土”,因此同欧洲某些现代派作家相比,她的绝大多数作品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凯;巧妙的象征 深刻的内涵——曼斯菲尔德的《苍蝇》赏析[J];名作欣赏;2000年05期
2 何亚惠;曼斯菲尔德论[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3 雷月梅;曼斯菲尔德的女性意识[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范岭梅;曼斯菲尔德小说的边缘性主题探究[J];学术交流;2004年04期
5 刘霞;简论《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的道德价值判断[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廖群;;论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人物话语的表达方式[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王声美;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女性心理[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03期
8 赵文兰;;从《陌生人》看曼斯菲尔德的写作艺术[J];枣庄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任爱红;;巧妙的形式 稚气的爱情——从《稚气可掬,但出于天然》看曼斯菲尔德小说叙述艺术[J];山东外语教学;2007年02期
10 刘媛;;《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空间和时间的延伸[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陶东风 王蜜 翻译;哈维·曼斯菲尔德谈什么是政治?[N];中华读书报;2013年
2 宋烈毅;曼斯菲尔德的“一杯茶”[N];文学报;2013年
3 李博婷;伍尔夫只嫉妒曼斯菲尔德[N];东方早报;2014年
4 刘玉珊;国际陶艺协会主席一行莅平[N];平顶山日报;2008年
5 贺绍俊;实在的书评[N];光明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晗;凯·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现代主义特征[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2 郭海霞;曼斯菲尔德与乔伊斯短篇小说的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朱兵;一位斯特劳斯主义者的肖像:哈维·曼斯菲尔德政治思想初探[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琳;孤独,幻灭,死亡:凯瑟琳 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的主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李晶;论曼斯菲尔德小说女性人物形象中的女性意识[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高虹;[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岳二珍;荆棘丛中的安全之花——曼斯菲尔德及其女性主义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5 李伟娟;曼斯菲尔德新西兰短篇小说中儿童形象解读[D];吉林大学;2007年
6 徐晗;《论凯·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现代主义特征》[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岚;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艺术新探[D];吉林大学;2004年
8 尹兵红;不确定的身份 漂泊的灵魂[D];武汉大学;2004年
9 卢君明;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的现代主义叙事策略[D];河北大学;2008年
10 周丽娜;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现代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555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555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