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一九八四》中前景化特征的文体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18 09:22
本文关键词:小说《一九八四》中前景化特征的文体分析
【摘要】:前景化理论是文体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前景化这一概念最初是从绘画艺术中引进的,指人们在感受(视觉艺术)的过程中需要把主体和背景区别开来。前景化分为两类:偏离和超常规。前者是对标准语言的偏离和对常规的违背,后者是对标准语言的过度规则使用,指某一语言现象在文本中以重复和平行的方式高频率地出现。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前景化理论的发展过程,对各个学派主要学者的理论贡献作了介绍,总结了前景化理论在不同发展阶段所取得的理论成果以及彼此之间的继承和发展关系,以期对前景化理论有较全面的梳理,为全文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前景化理论源起于俄国形式主义,后经过布拉格结构主义学派学者的阐释,和利奇、韩礼德等英国文体学家的发展,,当今该理论正朝着语用和心理的趋势进一步发展。前景化是形成文体风格的重要途径,因而已被广泛运用于文体学研究。 乔治·奥威尔是二十世纪著名的英国作家,因其讽刺辛辣、思想深刻的政治寓言类小说而独树一帜。《一九八四》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是政治小说的经典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作者生动地描绘了极权主义社会的黑暗,反映了极权如何腐蚀正常的社会秩序和普通人民的生活,为世人展现了一个逼真的未来极权主义世界。 本文以文体学理论为基础,采用作者 文本 读者三种因素结合的综合分析模式,试图对小说不同语言层面的前景化特征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将语言学理论融入文学作品赏析,从文体学视角阐释和评价语言学理论应用在文学作品中所产生的文体效果,以帮助读者更好的了解奥威尔的语言艺术,理解和欣赏该作品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前景化理论 偏离 超常规 《一九八四》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561.07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Introduction10-13
- Chapter One Literature Review13-28
- 1.1 Foregrounding: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13-24
- 1.1.1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Foregrounding13-20
- 1.1.2 Types of Foregrounding20-22
- 1.1.3 An Integrative Mode for Foregrounding22-24
- 1.2 Nineteen Eighty-Four: the Text for Analysis24-28
- 1.2.1 Theme and Content of Nineteen Eighty-Four24-25
- 1.2.2 Previous Academic Studies on Nineteen Eighty-Four25-28
- Chapter Two Deviation in Nineteen Eighty-Four28-44
- 2.1 Surface-structure Deviation28-35
- 2.1.1 Phonological Deviation28-30
- 2.1.2 Graphological Deviation30-32
- 2.1.3 Lexical Deviation32-34
- 2.1.4 Grammatical Deviation34-35
- 2.2 Deep-structure Deviation35-44
- 2.2.1 Contradiction36-39
- 2.2.2 Transference39-41
- 2.2.3 Deception41-44
- Chapter Three Over-regularity in Nineteen Eighty-Four44-49
- 3.1 Phonological Over-regularity44-45
- 3.2 Syntactic Over-regularity45-47
- 3.2.1 Repetition45-46
- 3.2.2 Parallelism46-47
- 3.3 Narratological Over-regularity47-49
- Conclusion49-51
- Bibliography51-54
- Acknowledgements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邓仁华;“前景化”概念的演变及其对文学文本解析的功用[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2 吴显友;前景化与文体分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罗绮伦,刘琼;简析语言前景化现象的深层理论依据[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申丹;西方现代文体学百年发展历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01期
5 张德禄;韩礼德功能文体学理论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年01期
6 张德禄;语言符号及其前景化[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4年06期
7 朱坤领;奥威尔的反面乌托邦及其对现实政治的关注——浅评奥威尔和他的代表作《1984年》[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0年06期
本文编号:5570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557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