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看不见的人》与看得见的冷战——艾里森的“自我”拯救之路

发布时间:2017-07-19 13:20

  本文关键词:《看不见的人》与看得见的冷战——艾里森的“自我”拯救之路


  更多相关文章: 《看不见的人》 冷战 左翼


【摘要】:拉尔夫·艾里森《看不见的人》是在冷战情形下出版的一部作品,带有很强的冷战初期意识形态的痕迹。本文通过追溯艾里森在三四十年代参加左翼文学批评和创作的历史,揭示艾里森思想的转变及这部作品的背景意义。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关键词】《看不见的人》 冷战 左翼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战后美国文学史上一部里程碑似的著作当属拉尔夫?艾里森1952出版、翌年荣膺美国国家图书奖的《看不见的人》。此后艾里森还出版过一些评论集,也一直在创作第二部小说,但直到1994年辞世仍然没有出版,因此他也成为仅靠一部主要作品在文学史上留下英名的少数几个作家之一。值得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金衡山;;自由主义想象、新自由主义与冷战思维[J];国外文学;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成城;;浅谈美国文化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J];青年文学家;2011年19期

2 金衡山;;“老左”、“新左”与冷战——《但以理书》中对激进主义的批判和历史再现[J];国外文学;2012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盖利;;改变想法 改变世界[J];思维与智慧;2012年20期

2 冯亦代;艾里森生前作品的出版[J];读书;1997年10期

3 麦逢;;父爱三个字[J];现代妇女;2013年07期

4 田静;;超越与融合:拉尔夫·艾里森的文艺观[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张劲松;;以你为荣[J];都市心情;2004年10期

6 李华;;用批判性话语分析的方法评拉尔夫·艾里森的《混战》[J];山花;2010年08期

7 刘彬;;共存与互动——拉尔夫·艾里森作品中的对话性[J];译林;2009年05期

8 卢亚林;拉尔夫·艾里森的历史观[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9 王文华;;在耶鲁大学庆典上:艾里林的“扫兴话”[J];基础教育;2006年11期

10 王诺,费凡;论赖特和艾里森小说的象征[J];外国文学评论;1993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谢鹏;吃掉别人或被人吃掉[N];中国证券报;2003年

2 王磊;微软甲骨文此消彼长[N];山西科技报;2000年

3 风雷益;甲骨文CEO押注一元底薪[N];经理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岩;独特的思想意蕴 精湛的艺术技巧[D];黑龙江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5631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5631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5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