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无航标》的多重剥夺主题——生态女性主义视角
本文关键词:《海上无航标》的多重剥夺主题——生态女性主义视角
【摘要】:在爱情、婚姻、同性恋等显性普世话题之下,《海上无航标》触及更为隐蔽深刻的社会问题如女性失语、生态危机、人与自我关系割裂等。本文结合生态女性主义核心思想,阐释小说的多重剥夺主题,认为,人与自我关系割裂是女性失语和生态危机的诱因;自我认同是修复与"他者"关系的前提。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海上无航标》 生态女性主义 多重剥夺
【基金】:安徽省质量工程重点项目“高级英语与相关课程体系的有机契合研究”(项目编号:20100220)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I561.074
【正文快照】: 英国女作家维塔·萨克维尔—维斯特(1892-1962)的生命绝唱No Signposts in the Sea①深度“探索人性和情感”(Watson 1972:142),是“储藏作者反思生命、爱情、情爱和工作的智慧宝藏”(Glendinning 1985:vii)。国内研究多基于《高级英语》(张汉熙1995:288-297)节选②的12篇日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幼民;No Signposts in the Sea 教学笔记[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2 孙立恒;;爱的遗言:性别研究视角下的《海上无路标》[J];外国文学;2012年02期
3 孙平;李和平;;生态女性主义评介[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王旭霞;;生态批评视域下的《海上无路标》解读[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5 许丽芹;周艳;;被毁之店铺 被摧之女性——《伤心咖啡馆之歌》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外语教学;2011年05期
6 王苹;;《到灯塔去》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王文惠;;男权·女性·自然——《简·爱》中的生态女权主义思想解读[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毛靖;;性别叙事视阈中的新女性形象——重新解读《法国中尉的女人》中的女性主义思想[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王昌玲;韦虹;;超越两性二元对立——《海上无航标》的女性主义解读[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10 郑曦临;;《海上无路标》意识流手法解读[J];作家;2010年1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彩霞;;从《简·爱》的“火”意象看夏洛特·勃朗特的生态女性意识[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2 梁明蓉;;生态女权主义文学研究的文献综述[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12期
3 万迪梅;张燕;;艺术家的自我造就——再读伍尔夫的小说《到灯塔去》[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雷惠麟;;The Influence of No Signposts in the Sea[J];海外英语;2011年01期
5 聂苓;;从勃朗特和哈代原型意象的选择看两性作家对女性主义的认知差异[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王旭霞;;生态批评视域下的《海上无路标》解读[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7 姬志海;;生态女性视界中的东方田园——周大新的《湖光山色》解读[J];名作欣赏;2009年18期
8 黄冬娇;李存晰;;《过河入林》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芒种;2012年16期
9 刘燕;;性别叙事与女性主义的碰撞——《简·爱》与《法国中尉的女人》的比较[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4期
10 吕林;;《法国中尉的女人》与《红字》的互文性[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皇甫方方;论周大新小说的性别叙事[D];河南大学;2011年
2 郭婷婷;论伍尔夫在《达洛卫夫人》中的生态意识[D];山东大学;2011年
3 李玲玲;引文与正文的对话[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许佳星;《简·爱》的接受美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5 明艳;走向和谐[D];山东大学;2008年
6 顾悦;论弗吉尼娅·伍尔夫三部主要小说中的二元对立原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7 杨旭;《简爱》中的母亲形象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8 姬娜;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艾米莉·狄金森作品解读[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寿丽君;图形背景理论视野下的《到灯塔去》研究[D];宁波大学;2012年
10 惠静蕊;重说一遍的童话[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丹;叙事形式与性别政治——女性主义叙事学评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李铭;廖芳;;试论蒙太奇手法的类型[J];电影文学;2008年17期
3 冯幼民;No Signposts in the Sea 教学笔记[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4 王楠;;性别与权力:肖沃尔特的女性主义诗学观阐释[J];外国文学;2009年06期
5 C.斯普瑞特奈克,秦喜清;生态女权主义建设性的重大贡献[J];国外社会科学;1997年06期
6 蒋晓兰;;现代小说中的“自由联想”与“内心独白”[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林凇;;后现代的女性生命体验[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盖光;;生态批评的生态世界观、方法及诗意性[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9 孟鑫;国内学者对西方女权主义七个流派的评介[J];教学与研究;2001年03期
10 罗宾·沃霍尔-唐;王丽亚;;形式与情感/行为:性别对叙述以及叙述对性别的影响[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真真;;从《殿堂》看艾丽斯·沃克生态女性主义书写[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8期
2 夏英姿;;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长城;2010年10期
3 张玉颖;;从《紫色》中看艾丽丝·沃克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纪秀明;;阿特伍德小说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年06期
5 荆子蕴;关合凤;;《野草在歌唱》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文教资料;2008年32期
6 许展;;生态女性主义批评视野下《恋爱中的女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7 韩晔;;生态女性主义视阈下的《德伯家的苔丝》[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年07期
8 林静;;《魔鬼情人》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徐冬梅;;《青草在歌唱》中玛丽之死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绥化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张凌云;;论《拉帕西尼的女儿》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海外英语;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曾玲;;《钟形罩》下女性的反叛——对《钟形罩》的生态女性主义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王文艳;;《浮现》中的生态主义表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清衣;“超越梭罗:文学对自然的反应”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N];文艺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叶如兰;冲撞·融合[D];复旦大学;2009年
2 谭晶华;维拉·凯瑟的生态视野[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晓燕;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德伯家的苔丝》[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2 荆子蕴;多丽丝·莱辛《裂缝》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D];河南大学;2010年
3 张伟伟;《青草在歌唱》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董莹;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德伯家的苔丝》[D];安徽大学;2010年
5 梁艳;寻求和谐之殿堂——生态女性主义完整性诉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晓丽;约翰·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孔华娟;杰克·伦敦动物小说中生态女性主义的解读[D];中北大学;2011年
8 李丽;《去吧,摩西》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杨阳;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重读《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成因[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10 温成茜;玛丽·奥斯汀《少雨的土地》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994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599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