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规训与反抗—福柯权力理论视野下的《天秤星座》

发布时间:2017-08-07 22:02

  本文关键词:规训与反抗—福柯权力理论视野下的《天秤星座》


  更多相关文章: 唐·德里罗 权力 主体 规训与反抗


【摘要】: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刺杀肯尼迪的七秒钟是美国人挥之不去的梦魇。1988年,肯尼迪逝世二十五周年之际,唐·德里罗出版了虚构小说《天秤星座》。德里罗并非想追溯这一事件真相,而是通过历史和想象的结合,重新审视了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影响美国政治和社会的重大事件,暴露了后现代社会中个体塑造和权力谱系的隐形关系。 福柯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本文在主要以福柯的权力观为视角,探究了《天秤星座》中的规训社会,并分析阐述了书中的三种权力的交织,即以监狱为代表的规训权力,以书籍、大众媒体和奥斯维尔德的精神导师为代表的知识权力,和以美国政府和官方报告为代表的话语权力。这三种权力都对个体实施了影响,塑造了个体的思想和行为,激发了个体对压迫性权力的反抗和对权力的追求,即自身主体化。一方面,德里罗讽刺了肯尼迪刺杀案的官方历史真相--沃伦报告。另一方面,德里罗谴责了冷战思维对个体的囚禁和规训,并借由公民自由和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折射出美国民主社会的驳论。 本文包含了五个部分:引言,三个主体章节和结论。第一章简要介绍了唐·德里罗和《天秤星座》,回顾了文献综述并简介了本文的框架架构。第二章简叙了本文的理论基石--福柯的权力理论,包括了权力和主体两个部分。第三章阐述了冷战时期的美国的规训社会和权力斗争,并着重分析了美国霸权思想对个体的塑造和影响。第四章解析肯尼迪刺伤案参与者,以及布兰奇和德里罗对霸权的反抗,揭示出个体以暴力为反抗和夺取权力的手段必将失败。最后章节总结了本文的观点,即《天秤星座》指出了杀死肯尼迪的真凶并非某个个体,而是冷战时期敌对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唐·德里罗 权力 主体 规训与反抗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712.07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Acknowledgements8-11
  • Chapter I Introduction11-19
  • 1.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Don DeLillo and Libra11-14
  • 1.2 Literature Review14-17
  • 1.3 Structure Overview17-19
  • Chapter Ⅱ Michel Foucault’s Power and Subject Theory19-30
  • 2.1 Power19-26
  • 2.1.1 Discipline Power and Disciplinary Society21-23
  • 2.1.2 Knowledge Power23-24
  • 2.1.3 Discourse, Power and Truth24-25
  • 2.1.4 Resistance to Power25-26
  • 2.2 Subject26-30
  • 2.2.1 Subject and the Other26-27
  • 2.2.2 Subjectivization of Individual27-29
  • 2.2.3 Subjectivization of History29-30
  • Chapter Ⅲ Disciplinary Society and Power Spectrum in Libra30-52
  • 3.1 Disciplinary Society in Libra30-36
  • 3.1.1 Society of Panopticon in America31-34
  • 3.1.2 Men Captivated in Small Room34-36
  • 3.2 Power Spectrum in Libra36-52
  • 3.2.1 Disciplinary Power of Clinic and Prison37-40
  • 3.2.2 Knowledge Power of Books, Mass Media and Supervisors40-47
  • 3.2.3 Fight for Discourse Power47-52
  • Chapter IV Resistance to Power in Libra52-71
  • 4.1 Resistance of the Other52-60
  • 4.1.1 Subversion of Conspirators of JFK Assassination53-56
  • 4.1.2 Oswald’s Rebellious Journey56-60
  • 4.2 Resistance of Don DeLillo60-65
  • 4.2.1 Mockery of the Real in Branch’s Historical Archives60-61
  • 4.2.2 The Aberration of Warren Commission Report61-64
  • 4.2.3 Subversion for Modern Mass Media64-65
  • 4.3 Resistance and Subjectivization65-71
  • 4.3.1 Subjectivization of Individual in Modern Dilemma65-68
  • 4.3.2 Subjectivization of Cold War’s History68-69
  • 4.3.3 Failure of Resistance and Subjectivization69-71
  • Chapter V Conclusion71-74
  • Bibliography74-7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丽丹;;解读《天秤星座》后现代叙事特点[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2 范小玫;;文学重构历史与后现代批评——评唐·德里罗的《天秤星座》[J];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3 周敏;;媒介意识形态的诡计——德里罗《天秤星座》的文化解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年04期

4 范小玫;;美国后现代作家唐·德里罗的“互文性”创作手法评析[J];小说评论;2012年S2期

5 包月菡;;以福柯话语理论对《动物农场》的解读[J];文学教育(中);2013年03期



本文编号:6369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6369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4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