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略特《四首四重奏》符号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29 09:31
本文关键词:艾略特《四首四重奏》符号学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里法泰尔 文学符号学 互文性 艾略特 四首四重奏
【摘要】:自其《诗歌符号学》问世以来,迈克尔·里法泰尔的符号学理论在符号学和语言学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的符号学模式被广泛应用于文化现象和文学作品研究之中。但截至目前,采用里法泰尔符号学理论分析长诗文本生成的研究并不多见。 采用里法泰尔提出的扩展、转化规则,分析了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的现代派长诗《四首四重奏》。研究了诗中核心句的转换现象,如对赫拉克勒特的宇宙之环中的四元素的扩展,以及对象征的转化。为了对《四首四重奏》文本生成过程做进一步分析,,采用里法泰尔提出的互文模式对该诗与以前诗歌作品的互文性做了相应的分析。 结果表明:1)里法泰尔的理论可用于分析长诗。扩展和转化规则与互文模式相结合能有效地解释诗学文本的文本生成过程;2)艾略特的《四首四重奏》中的扩展和转换现象,以及互文性文本都是围绕‘世界在静止点上运转’这一核心句展开的。并且,从核心句及其模式出发,诗中的悖论可被消弭,该诗可被解读为一个具有一致性的动态文本。
【关键词】:里法泰尔 文学符号学 互文性 艾略特 四首四重奏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联合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561.072
【目录】:
- Abstract4-5
- 摘要5-8
- Introduction8-10
- Chapter 1 Literature Review10-31
- 1.1 Review on Riffaterre’s Literary Semiotics10-25
- 1.1.1 Definition and Two Axioms of Riffaterre’s Literary Semiotics10-11
- 1.1.2 Heuristic Phase and Umgrammaticalities11-13
- 1.1.3 Hermeneutic Phase and Semiosis13-17
- 1.1.4 The Intertextuality17-22
- 1.1.5 Previous Applications of Riffaterre’s Literary Semiotics22-25
- 1.2 Review on the Previous Studies about the Four Quartets25-31
- 1.2.1 Studies Abroad26-28
- 1.2.2 Studies At Home28-31
- Chapter 2 Research Design31-35
- 2.1 Research Objectives31
- 2.2 Research Content31-35
- 2.2.1 Sample of the Research31
- 2.2.2 Instrument31
- 2.2.3 Theories Applied31-35
- Chapter 3 Description of the Four Quartets35-38
- 3.1 Description of Burnt Norton35-36
- 3.2 Description of East Coker36-37
- 3.3 Description of The Dry Salvages37
- 3.4 Description of Little Gidding37-38
- Chapter 4 Analysis of the Four Quartets38-63
- 4.1 Analysis of the Expansions39-46
- 4.2 Analysis of the Conversions46-52
- 4.3 Intertextual Analysis52-63
- Conclusion63-65
- Bibliography65-75
- Acknowledgements75-76
- Resume of Supervisor76-77
- Resume of Author77-78
- Data of Dissertation7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史成芳;无常与永恒之间——《四个四重奏》的时间编码[J];国外文学;1993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栾平;论《四个四重奏》的音乐性[D];中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525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752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