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姆的西方正典体系
本文关键词:布鲁姆的西方正典体系
更多相关文章: 布鲁姆 正典 哈罗德 艾布拉姆斯 文学批评家 译林出版社 康奈尔大学 福斯塔夫 伍尔夫 宁康
【摘要】:正西方正典,[美]哈罗德·布鲁姆,江宁康译,译林出版社,2011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1930年生于美国纽约布隆克斯区,是美国当代著名文学批评家。他先后就读于康奈尔大学和耶鲁大学,毕业后在耶鲁大学任教。布鲁姆在康奈尔大学的导师M.H.艾布拉姆斯本身成就非凡,但他却一再要求布鲁姆到别的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原因是这里无法再教给布鲁姆更多的东西。布鲁姆的确堪称奇才,他精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文化正义与中国形象研究所;浙江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
【关键词】: 布鲁姆;正典;哈罗德;艾布拉姆斯;文学批评家;译林出版社;康奈尔大学;福斯塔夫;伍尔夫;宁康;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外国文学经典的生成与传播研究”(批准号:10&ZD13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106
【正文快照】: 西方正典,[美]哈罗德?布沷姆,江宁康译,译林出版社,2011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 握力。在《哈罗德?布鲁姆教授访谈1930年生于美国纽约布隆克斯区,是美录》中,张龙海教授将他的创作分为四国当代著名文学批评家。他先后就读于个阶段,即早期的浪漫主义诗歌批评、康奈尔大学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素容;;中国文化与他者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从电影《刮痧》谈起[J];莆田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丁敬芝;;论卡瑞·丘吉尔的《九重天》中性别属性的不确定性[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3 周霞;李昌银;;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荒原蚁丘》[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4 郭乙瑶;;试论英美和法国女性主义者的语言观之争[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5 梁锦才;;文化批评·文化研究·文学研究[J];前沿;2008年01期
6 申鸣;;消费社会语境下大众传媒低俗文化症候分析[J];前沿;2011年03期
7 赵国柱;夏桐枝;;论文学阅读中读者的作用——兼谈勒奎恩《黑暗的左手》的意义建构过程[J];中国轻工教育;2012年01期
8 李润洲;楼世洲;;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学者话语言说[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9 王秋萍;;古代鬼妻故事中的弃妇隐喻探析[J];青海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10 彭自平;;《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木筏”的象征意义[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新新;;菲利普罗斯:新历史主义的实践者——《反美阴谋》的新历史主义解读[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2 鲍国玉;;认知隐喻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郭红梅;;新媒体艺术的空间叙事[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4 赵炎;;解构的“新历史主义”绘画——对中国当代艺术现象及批评历史意识的一种反思[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5 黄光伟;;“新批评”派的“范例”及其历史意义[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6 罗如春;;身份认同问题三论[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7 朱月娥;;文化生态中翻译的中度干扰[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郑贞;钱佳静;;《米》中停顿的翻译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陈霖;;青年亚文化的新媒介空间[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3)——网络化关系:新传播与当下中国论文集[C];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书藏;;布鲁姆的文学经典观的主要特点[J];大众文艺;2010年01期
2 汤拥华;;为了孤独的阅读——哈罗德·布鲁姆读记[J];艺术广角;2011年05期
3 胡强宁;;布鲁姆的教学评价[J];高教研究;1995年02期
4 ;捕猴记[J];科学时代;1999年06期
5 古克平,张跃军;“是人在写诗,是人在思考”——布鲁姆与德里达关于诗人自我之争[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6 孙康宜;;我曾卷入四次论战——哈罗·布鲁姆访谈[J];书城;2003年11期
7 ;欧洲哲学[J];全国新书目;2003年07期
8 徐静;;哈罗德·布鲁姆教授访谈录(英文)[J];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05期
9 胡慧峰;;朱迪·布鲁姆:最受争议的美国少年畅销书作家[J];外国文学动态;2007年03期
10 王宁;;误读与文学经典的修正和重构——哈罗德·布鲁姆的“修正主义”批评理论再探[J];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春华;;幼儿园幼儿饮食现状及其对策[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鲁 作家,书评人;布鲁姆博士的快乐哲学[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2 钱文亮;布鲁姆的影响诗学与修正理论[N];中华读书报;2001年
3 乔纳森;称赏者布鲁姆[N];东方早报;2011年
4 王敖;布鲁姆的“最佳英语诗歌”[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5 贾晓伟;文学,不可遗忘的废黜之王[N];北京日报;2011年
6 张龙海;哈罗德·布鲁姆的文学观[N];文艺报;2011年
7 许知远;想起了艾伦·布鲁姆[N];经济观察报;2005年
8 山东社科院 战旭英;艾伦·布鲁姆:美国精神的没落[N];社会科学报;2007年
9 冯克利;以古典情怀针砭现代性困局[N];南方周末;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周帆 陈姗姗;特里·布鲁姆:全球化和多元化比专业化更重要[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艾洁;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翟乃海;哈罗德·布鲁姆诗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思敏;布鲁姆的“误读”理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肖井泉;论哈罗德·布鲁姆的经典观[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3 白书藏;哈罗德·布鲁姆的文学经典观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瑞瑞;布鲁姆的正典理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代丽君;论哈罗德·布鲁姆的文学史观[D];湘潭大学;2010年
6 林成川;诗之辩护抑或诗之驱逐?[D];浙江大学;2009年
7 汤颖;当理智成为偏见——艾伦·布鲁姆大学教育民主思想及其启示[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宏涛;论哈罗德·布鲁姆的诗质崇高[D];河南大学;2006年
9 谢圣礼;对正典的捍卫与坚守[D];山东大学;2008年
10 伍娟娟;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新月派对布鲁姆斯伯里的接受[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922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892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