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尤恩小说救赎主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2 15:35
本文关键词:麦克尤恩小说救赎主题研究
【摘要】: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是当代英国文坛最优秀、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成名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逐渐为中国读者认识始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国内读者对麦克尤恩越来越关注。麦克尤恩的作品描写暴力、乱伦、施虐、受虐、战争、历史、科技等,具有阴暗、恐怖、荒诞、黑色幽默等多种风格,因而他被冠以“恐怖伊恩”和“国民作家”的称号。麦克尤恩得到这样的认可,主要是因为其小说所包含的救赎思想。这是他的作品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影响力的根本原因。到目前为止,学界对此鲜有关注。因此,,对麦克尤恩小说救赎主题的研究既弥补一定的研究空白,又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从主题研究的角度,以麦克尤恩不同时期的三部作品《水泥花园》、《赎罪》和《追日》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结合他的其他作品、相关访谈和评论对他的救赎思想进行诠释,以促进读者更深入地认识麦克尤恩及其作品的内涵。 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介绍麦克尤恩的成长经历、创作经历、创作的作品,并提出论文选题的意义及论文的创新点。同时,对“救赎”的内涵进行梳理,说明“救赎”成为人对自我的日常关怀;然后分别论述小说与救赎的关系、麦克尤恩与救赎的关系,从而说明救赎是历久弥新的主题。 第二章:麦克尤恩救赎思想的成因。分别从麦克尤恩对现实的态度以及在写作上的态度分析其救赎思想的形成过程。 第三章:麦克尤恩小说中的迷失与救赎。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从身份、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分析麦克尤恩长篇小说中人物的生存困境,并分析麦克尤恩对人类自我救赎之路的探寻,揭示麦克尤恩的救赎思想。 第四章:救赎主题背后的内涵。结合实证资料及其他作品挖掘麦克尤恩小说背后的内涵,指出麦克尤恩的小说创作既是对自我的救赎,又是对现代人的救赎。 第五章:结语。总结全文,指出麦克尤恩的作品包含着深厚的救赎思想,从而增进读者对麦克尤恩及其作品的认识与理解。
【关键词】:伊恩·麦克尤恩 救赎 长篇小说 内涵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561.07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23
- 1.1 麦克尤恩其人其作10-12
- 1.1.1 麦克尤恩其人10-11
- 1.1.2 麦克尤恩其作11-12
- 1.2 研究现状及选题意义12-17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2-14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4-17
- 1.3 论文的选题意义及创新点17-18
- 1.4 救赎是历久弥新的主题18-23
- 1.4.1 关于救赎18-20
- 1.4.2 小说与救赎20-21
- 1.4.3 麦克尤恩与救赎21-23
- 2 麦克尤恩小说救赎主题的成因23-29
- 2.1 现实的不安23-26
- 2.1.1 对上帝的不信任23-24
- 2.1.2 对人性的悲观看待24-25
- 2.1.3 对少年成长的忧虑25-26
- 2.2 写作上的焦虑26-29
- 2.2.1 对作品本身的焦虑26-27
- 2.2.2 对作者与读者关系的焦虑27-29
- 3 麦克尤恩小说中的迷失与救赎——以主要的长篇小说为例29-41
- 3.1 迷失——人物的生存困境29-35
- 3.1.1 身份的错位29-31
- 3.1.2 爱的变异31-33
- 3.1.3 理想与现实的悖反33-35
- 3.2 自我救赎——人物的救赎之路35-41
- 3.2.1 正视自我与遵循秩序35-36
- 3.2.2 审视疯狂与寻求宽恕36-38
- 3.2.3 逃离空虚与寻觅寄托38-41
- 4 救赎主题背后的内涵41-46
- 4.1 反抗孤独41-42
- 4.2 走出写作困境42-43
- 4.3 实现自我价值43-44
- 4.4 表达人文关怀之情44-46
- 5 结语46-47
- 参考文献47-50
- 附录 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50-51
- 致谢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尹吉明;;浅析伊恩·麦克尤恩小说《赎罪》中的人文主义关怀[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谭佳;;伦敦的困惑与冲突——小说《星期六》的主题探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23期
3 刘春芳;;《水泥花园》中的“水泥花园”意象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本文编号:9016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901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