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本文关键词:《岛》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摘要】:小说《岛》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维多利亚·希斯洛普的处女作,也是一部极具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作品,一经出版,立即令其声名鹊起。此部作品表面上讲述了亚力克西斯从母亲索菲亚的过往经历中寻找身份认同的故事,实质上讲述了索菲亚通过追溯家族历史,重新审视自我,在自然寓所中疗伤成长,汲取精神力量,逐步接纳自我,完成人生蜕变,逃出精神之“岛”,找回自我的故事。 小说以麻风病为主线,以玛利亚和安娜这对姐妹为主要人物,将自然和女性命运联系起来,描述了女性在男权统治之下面临的身份焦虑与困境,边缘人群在主流社会中面临的疏离与迷茫,反映了人们对于麻风病患者的歧视以及人类所遭遇的道德困境,以及他们最终觉醒,重塑自我的心路历程。小说通过对家族中女性命运的描写,呼吁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人类自身精神生态的协调发展。在此部作品中,作者不仅着眼于女性命运,而且对边缘人群以及自然界给予了深切关注。书中蕴含丰富的女性、自然以及文化意象,反映了女性命运与自然紧密相连,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以及精神生态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作者的生态女性意识。 本文结合依内斯特拉·金的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分别从女性与自然的联系、社会生态的混乱及其影响、人类精神生态的失调三方面分析了小说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从小说中“自然”和“女性”的形象出发,探讨了在父权社会中女性如何克服身份焦虑构建身份认同,以及边缘化的麻风病人如何摆脱困境融入主流社会,实现自我、社会以及生态平衡。 由于目前国内鲜有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分析《岛》的学术论文,本文拟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分章探讨以下内容:1.通过分析小说所刻画的自然环境中的女性镜像及其象征意义,解析作品中女性命运和生态环境的共通性。2.由于人类破坏自然生态引起了社会生态的混乱,进而影响人类精神生态的平衡。作者通过分析自然在人类面前、女性在男性面前、边缘人在主流力量面前的困境,体现出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疏离以及主流社会与边缘人的隔阂。3.通过分析小说结尾人类回归自然、边缘人回归主流社会,揭示作者对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希冀。 笔者认为,边缘人群必然成为研究边缘文化、消解中心与边缘、打破两性、经济及社会文化不平等、构建女性身份认同及文化认同所要探讨的重点,但在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内学者多侧重自然、女性、后殖民研究,基于此点,本文将关注对象扩大至对其他边缘人群如麻风病人的研究,分析弱势群体被边缘化所折射出的人类道德困境,这有助于扩大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的研究视野。 通过从生态、女性、文化的视域来分析小说《岛》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本文旨在揭露黑暗的社会生态对自然的统治、女性和边缘人群的压迫及所造成的精神异化,强权政治及霸权意识形态所造成的不平等,.以及所谓“正常”世界中的不正常现象,呼吁人类思考如何平衡自然与人类,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 《岛》 维多利亚·希斯洛普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561.074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5-6
- 摘要6-8
- Abstract8-11
- Chapter 1 Introduction11-19
- 1.1 Introduction to Victoria Hislop and The Island11-12
- 1.2 Survey of Ecological Feminist Theory12-15
- 1.3 Previous Studies Concerning The Island15-16
- 1.4 Thesis Statement, Significance and Structure16-19
- Chapter 2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e and Women19-37
- 2.1 The Female, Natural and Cultural Images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s20-29
- 2.2 Similarity between Ravaged Nature and Marginalized Women29-35
- 2.3 Revenge from Nature and Women's Resistance35-37
- Chapter 3 Social Chaos37-44
- 3.1 War-ravaged Spinalonga and Plaka37-39
- 3.2 Marginalized Female Rebels and Lepers as Outcasts39-44
- Chapter 4 Spiritual Malaise44-61
- 4.1 Identity Anxiety44-53
- 4.2 Spiritual Estrangement53-61
- Chapter 5 Reconstruction of Natural, Social, and Spiritual Ecology61-72
- 5.1 Recovery of the Natural Ecology after the War61-64
- 5.2 Restoration of Social Orders64-67
- 5.3 Spiritual Healing67-72
- Chapter 6 Conclusion72-74
- Bibliography74-77
- Papers Published During the Study for M. A. Degree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月蕾;;电影《钢的琴》:废墟之上,复兴理想[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1年07期
2 周成超;楚洁;徐凌中;;边缘人群社会医学:值得关注的新领域[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年09期
3 张祖群;;边缘人群的身份缺失与“性”表达——《泥鳅也是鱼》偶感[J];电影评介;2014年04期
4 李欣;吴天龙;毛小睿;李弘;张晓露;;第三种温暖[J];电影画刊(上半月刊);2007年03期
5 赵建中;;对城市边缘人群的人文关怀——评《狗小的自行车》[J];电影新作;2007年05期
6 傅琳;;浅论电影《关于我母亲的一切》对女性形象的塑造[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0年12期
7 蔡晓芳;;电影中的城市化[J];城市问题;2010年11期
8 郑殿辉;;疏离与救赎——谈金基德电影的二元叙事模式[J];电影文学;2009年04期
9 周成超;楚洁;徐凌;;重新审视21世纪初期我国城市健康问题[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年05期
10 雨宫萤;;《不被原谅的检察官》裹上蜜糖的砒霜[J];南方人物周刊;2010年3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城市边缘人的边缘精神家园——对城市弱势人群的关注和思考[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1世纪贵州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评论记者 徐宁;“边缘人群”不该被边缘化[N];嘉兴日报;2011年
2 吴国宗 诸惠根;桐乡市对低保边缘人群给予生活补助[N];中国审计报;2014年
3 记者 杨晓斌邋通讯员 盛蕾;丰台募集百万元救助特困人群[N];北京日报;2007年
4 记者 高加平 通讯员 刘少峰;临时救助惠及低保边缘人群[N];泰州日报;2010年
5 于丽雯;临时救助制度关爱“救助边缘人群”[N];无锡日报;2007年
6 卢小宝;高安全方位帮扶困难群众[N];宜春日报;2008年
7 耿蕾;市慈善会昨发放善款22万元[N];宜兴日报;2007年
8 记者 杨晓斌邋通讯员 陈锡林;12万元救急钱救了10个低保户[N];北京日报;2008年
9 许波;《正·青春》:残酷现实的理想抒写[N];中国电影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黄凯;关注低保边缘人群[N];南通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伍鑫;城市低保边缘人群的社会救助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2 李妍蕾;低保边缘人群社会救助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刘炯驿;《岛》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D];广西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287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928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