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笔下的中国想象与描述
本文关键词:卢梭笔下的中国想象与描述
【摘要】:在18世纪启蒙运动和"中国热"不断高涨之际登上历史舞台的法国启蒙作家,无一不要面对"中国"这一时代主题,作出自己的思考和描述。不管他们对中国文化采取何种态度和立场,但都从中吸取了有益的思想滋养,作为其理论建构和文学创作的一种借镜和材料,卢梭自然也不例外。相对于启蒙运动先驱、主流派作家孟德斯鸠、伏尔泰对中国的认识、描述,卢梭显然不及他们专一和执著,他对中国题材的采集、利用和对中国文化之受纳,显然也不比两位前驱那样自觉、积极,但这并不妨碍这位特立独行的思想家、文学家对中国作出独特的思考和征用。本文旨在通过卢梭《论科学和艺术》、《新爱洛伊丝》等代表作品对中国素材的采集、征用的梳理和考析,力图凸显出其不同于启蒙主流派作家伏尔泰等的思想个性特征和价值意义。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卢梭 中国想象 中国描述 中法文学关系
【分类号】:I565.06
【正文快照】: 相较于启蒙运动先驱、主流派作家孟德斯鸠、伏尔泰对中国的认识、描述,卢梭显然不及他们那么全面、专一和执著,相反,倒显得“那样零碎、矛盾”[1:35],他对中国题材的采集、利用和对中国文化的受纳,显然也不比两位前驱那样自觉、积极,然而,这并不妨碍卢梭这位特立独行的思想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菲什曼;廖鸿钧;;中国和法国启蒙运动[J];中国比较文学;198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富文;;马克思人本思想探析——以《共产党宣言》为中心的考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刘莎莎;;从《爱弥儿》中探究卢梭的生命教育理念[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3 林颐;;“自我”的两个维度——读丹尼尔·贝尔《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4 项志友;马珊;;论法治的人性基础——兼论中西人性观对法治的影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5 王圣扬;董琼;;论刑事诉讼中的控辩平衡原则[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6 章礼福,李卫东;“法治”、“人治”、“德治”辨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7 李恩来;;卡西尔对文化悲观论的批判[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桂在泓;王平;;论当代中国政府能动性的发生与制约[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陈德峰;;中国宪政文化简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10 张传文;黄邦汉;;儒家吏治伦理与现代吏治伦理的差异刍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能;;学术权利与行政权力:大学治理的核心范畴——以平衡论为视角[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张睿丽;;议会政治:宪政民主的运作[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三辑)[C];2008年
4 谢军;;伦理意义上的“公共文明”浅探[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5 郑磊;;两个村庄的村民政治——以农民的选举权意识为契入点[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6 韩春晖;;民主:一种世俗化的实践理性——评熊彼特的民主观兼谈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启示[A];北京高校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生第二次论坛--“现代民主与行政法”研讨会会议资料[C];2006年
7 苏宇;;对隐私权保护的深层反思——重新认识保密与公开的价值权衡[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黎秀蓉;;制度是博弈的结果:国家理论[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9 何勤华;;西方法学观在近代中国的传播[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10 孙晓春;;人民主权观念与现代民主——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发展过程的政治文化解读[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宇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法律探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郑现U,
本文编号:9449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944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