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切《生活和时代》的后殖民生态书写
本文关键词:库切《生活和时代》的后殖民生态书写
更多相关文章: J.M.库切 《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 后殖民生态批评
【摘要】:库切的生态书写氤氲于其后殖民创作之中,生态主题与后殖民主题在其作品中相互交融,具有典型的后殖民生态书写特色。以往的评论主要从后殖民理论视阈来分析库切的文学创作,而对其作品中丰富的后殖民生态书写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是展示库切后殖民生态关注的重要作品之一。在这部作品中,库切的后殖民生态书写绝非空洞地赞美大自然或将其浪漫化,而是与残酷的种族殖民战争及种族殖民统治相关联,具有明显的伦理政治倾向。通过探究《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所蕴含的后殖民生态关注,我们能够窥见库切尊重一切生命、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容及反对一切霸权的后殖民生态伦理观。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J.M.库切 《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 后殖民生态批评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CWW010)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2SJB750027)
【分类号】:I478.06
【正文快照】: 自20世纪末以降,随着经济全球化大势的汹涌澎湃,由生态危机引发的人类生存危机日趋严峻。在此情势下,一些极具危机意识的文学家们,开始借助生态文学警示世人应怀有生态责任感及忧患意识,关注生态恶化给所有生物命运带来的危机,力争使现代文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相协调。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姚兰;;试析库切小说《耻》中的生存哲学[J];外国语文;2013年S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苏新连;;安妮·普鲁的小说《老谋深算》的生态解读[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张颖;单建国;;人 自然 生态——析《狼群中的朱莉》的生态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3 吴尚华;;贾平凹《怀念狼》的生态批评解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刘颖;;女性与自然的本源同构:生态女性主义的思想“原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陈大为;;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小说《力量》[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杨东芳;;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美国生态文学思想的二元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7 严晓慧;;艾特玛托夫对现代文明生态危机的文化批判[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0期
8 王小燕;;剥去文明外衣后,人类的生存境况——从生态批评的视角解读《热爱生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9 沈长艳;;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白鲸》的生态主义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10 张淑军;;分析“分界线”在《啊,拓荒者》中的寓意和作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力;;自然之镜:嬗变中的电视生态批评[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2 程颖;但汉彪;;《白噪音》中的生态危机[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3 王艳萍;;荒野情结与草原大命——《熊》和《狼图腾》的生态思想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曾玲;;《钟形罩》下女性的反叛——对《钟形罩》的生态女性主义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文艳;;《浮现》中的生态主义表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张建国;;生态批评中的伦理因素[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穆宝清;;《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一部充满生态思想的作品[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耿潇;;劳伦斯的小说与生态伦理问题[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刘国清;;诗歌与治疗:论泰德·休斯的自然诗[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鲁京明;;试论法布尔《昆虫记》中的生态伦理观[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建华;劳伦斯诗歌中的黑色生态意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伍先成;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场[D];云南大学;2010年
3 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华;新世纪乡村小说主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贵禄;高地上的文学神话[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长顺;生态学视野下的西汉文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郭萌;生态美学视域下的20世纪90年代中国都市小说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洪娜;超越文化相对主义—加里·斯奈德的文化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邵金峰;中国画论中的生态审美智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金春平;边地文化视野下的新时期西部小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秀利;人类的生态危机[D];河北大学;2009年
2 徐杰;尤金·奥尼尔的精神生态意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雪花;论《白鲸》中人与自然的关系[D];湘潭大学;2010年
4 潘晓燕;用生态伦理理论分析哈代的《卡斯特桥市长》[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千;自然·女性[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本加;藏族文学语言学及其艺术史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单云婷;多丽丝·莱辛创作中的生态意识探析[D];江南大学;2010年
8 刘笛;《蜜蜂的秘密生活》的生态女性主义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旭;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宏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精神生态解读[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冲,郭整风;越界的代价——解读库切的布克奖小说《耻》[J];外国文学;2001年05期
2 李茂增;;宽恕与和解的寓言[J];外国文学;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库切研究与后殖民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通知[J];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03期
2 ;“库切研究与后殖民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通知[J];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04期
3 王娜;蔡圣勤;;“库切研究与后殖民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外国文学研究;2011年02期
4 路庆梅;;后殖民文学的缘起和研究[J];新疆社科论坛;2011年05期
5 孙淑丽;;对后殖民作品中“寻根”现象的探索[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02期
6 石平萍;关于非洲后殖民文学的对话——评《小说在非洲》[J];外国文学;2004年01期
7 王峰;后殖民文学话语特征[J];塔里木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8 陶家俊;英国文学研究的困境——略论后殖民文学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9 刘亚斌;后殖民文学中的文化书写[J];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04期
10 潘学权,肖福平;翻译与文化身份重写——谈后殖民文学中的杂糅写作[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时胜勋;;中国后殖民文学话语的文化身份诉求及其自我超越[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卷)[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瑞华;从边缘走向中心[N];文艺报;2003年
2 任一鸣;后殖民文学:在世界游荡的幽灵[N];社会科学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旭峰;解放政治与后殖民文学[D];南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琳琳;后殖民文学对“身份杂糅”问题的思考与应对[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2 马慧珍;后殖民理论语境下的文本解读[D];兰州大学;2013年
3 陈丽莎;库切小说《福》中的后殖民反写及其局限性[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453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945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