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内米洛夫斯基作品中再现的集体记忆

发布时间:2017-09-30 02:02

  本文关键词:内米洛夫斯基作品中再现的集体记忆


  更多相关文章: 内米洛夫斯基 集体记忆 《法兰西组曲》 犹太人 二战


【摘要】:在中国,内米洛夫斯基作品的翻译是从《法兰西组曲》的翻译开始的。这部杰出的遗著让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走入了中国读者的视野。《法兰西组曲》为我们呈现了二战初期法国人的生活状况,生动地再现了历史,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这一时期法国民众境况的素材。而如果我们将目光投向她的全部作品,那么我们就会发现一处更加丰富的文学宝藏:除了显而易见具有历史价值的《法兰西组曲》之外,她还创作了许多在当时大获成功的小说。在她最初的文学尝试中,存在着一个犹太人的世界——犹太人颠沛流离的生活在这些作品中生动地展示了出来。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自身作为犹太移民,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这一社会群体的资料来源。 论文的主题是内米洛夫斯基作品中再现的集体记忆。这个集体记忆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作者所处时代犹太移民的集体记忆和二战初期法国人的集体记忆。这两个群体在内米洛夫斯基的作品中最具代表性,值得反复研究。 本论文正文分为三个章节,此外还包括引言和结论。我们的研究主要依据莫里斯·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理论,通过文本分析的方式进行研究解读。我们为此选择了四本在重构这一集体记忆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作为研究基础,包括《大卫·格德尔》、《狗与狼》、《孤独之酒》和《法兰西组曲》。 第一章首先引入集体记忆的概念,之后我们试着总结出内米洛夫斯基作品中集体记忆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犹太移民的集体记忆和法国人的集体记忆。第二章侧重于讨论这一集体记忆的历史作用:它既是对犹太人境况的内省,又是对二战的反思。最后一章主要探讨重构这一集体记忆的艺术手法。在本章中,我们首先分析内米洛夫斯基作品中社会环境的重构,这里的社会环境包括战争氛围、典型人物和宗教因素。接着我们讨论的是重构个体记忆的方式。个体记忆对于集体记忆的重构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在个体记忆中,童年记忆和成年记忆都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通过探讨内米洛夫斯基作品中的集体记忆,我们实际上是在探讨她的的文学创作的本质。她的文学创作可分为两个阶段:混杂着个人情感的个体化创作和保持冷漠而客观态度的普遍性的创作。实际上,她的创作围绕着同一个主题展开:人类与命运的抗争。犹太移民与自身被诅咒的命运作斗争,希望能够战胜对死亡的恐惧,更好地生活;而法国人则在战火中以各种方式与命运作斗争,渴望生存下来。 对于内米洛夫斯基而言,文学是她生活的解药。通过阅读,她填补了童年的孤独;通过文学创作,她找到了真正的精神家园,获得了内心的安宁。通过对内米洛夫斯基作品进行细致的文本分析,我们从中发现了一种承载着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的集体记忆。她的作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特定时期的历史事件。
【关键词】:内米洛夫斯基 集体记忆 《法兰西组曲》 犹太人 二战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565.06
【目录】:
  • REMERCIEMENTS4-5
  • 摘要5-7
  • Abstract7-9
  • 法文摘要9-11
  • 目录11-12
  • 正文12-74
  • 参考文献74-8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袁筱一;;《大卫·戈德尔》所开启的小说世界[J];当代外国文学;2008年02期

2 袁筱一;;猝不及防的历史[J];书城;2006年01期

3 张德明;流浪的缪斯——20世纪流亡文学初探[J];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02期



本文编号:9454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9454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6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