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诺德的文化观与《无名的裘德》的资本主义批判
本文关键词:阿诺德的文化观与《无名的裘德》的资本主义批判
更多相关文章: 哈代 《无名的裘德》 阿诺德 文化 资本主义批判
【摘要】:马修·阿诺德倡导希腊精神的复兴,并试图塑造超越阶级、个人、民族的优秀文化;小说家哈代则将其笔下的威塞克斯世界塑造为一个若有若无地存在于"习俗与教育"之间的"边界之地",对阿诺德式的文化乌托邦作出了思考和回应。本论文聚焦于维多利亚晚期英国劳资关系所催生的历史和社会变迁,分析哈代如何借用传统农业社会的威塞克斯的反乌托邦空间来批判资本主义的空间扩张。在《无名的裘德》中,身为工人阶级知识分子的主人公裘德被剥夺了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在精神伴侣淑的影响下,他走向了阿诺德式的新希腊精神,成为了阿诺德意义上的文化使徒,最终获得了准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二人试图抗争商品化、等级化了的资产阶级宗教、教育、婚姻制度,但终究以肉体与精神的毁灭印证了哈代对资本主义的严厉批判,同时也标志着阿诺德的文化观在威塞克斯的破产。
【作者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系;
【关键词】: 哈代 《无名的裘德》 阿诺德 文化 资本主义批判
【分类号】:I561.074
【正文快照】: 在托马斯?哈代笔下的威塞克斯,倡导希腊精神的复兴并试图超越阶级、个人和政党利益的马修?阿诺德式的文化理念注定遭遇失败。哈代将威塞克斯世界塑造为一个若有若无地存在于“习俗与教育”之间的反乌托邦的“边界之地”?,解构了阿诺德式的文化。②本论文首先聚焦于维多利亚晚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芳;;从《无名的裘德》中译本看张谷若的翻译特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2 殷学莲;;试论《无名德裘德》中的异化主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3 旷丽娜;;从托马斯·哈代小说窥探其宗教思想的变迁——从爱情婚姻观体现的宗教思想角度探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4 胡敏;;哈代小说的生态意识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5 刘晓芳;;生态批评视域下的哈代小说[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6 滕爱云;;哈代小说艺术的狂欢化[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贺萍;侯旭;;性别视角下的透视——哈代小说创作中的女性意识[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11期
8 任雪丽;;《无名的裘德》中主人公的悲剧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9 王永全;;互文性:《无名的裘德》中女主人公的悲剧新探[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赵春华;;由《无名的裘德》析哈代的进化向善思想[J];长沙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红霞;哈代小说和诗歌的关系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琳琳;哈代小说创作思想的矛盾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春华;从达尔文主义试析《无名的裘德》中的向善思想[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龚陈婷;论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系统[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进武;宗璞与外国文学[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玉梅;张谷若译哈代作品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陈琴;《无名的裘德》中的家庭伦理解读[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丽平;哈代《无名的裘德》的悲剧意识解读[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8 陶冶;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影视字幕翻译分析[D];东北大学;2010年
9 于雪莲;论哈代小说的死亡意识[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李金杰;从生命本体到自我价值追求的幻灭[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丹;阿诺德绝非“现代体育之父”——兼答熊斗寅同志的商榷之三[J];体育与科学;2005年02期
2 殷企平;;阿诺德对消费文化的回应[J];外国文学评论;2007年03期
3 郭蓓;王q,
本文编号:9458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945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