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与幻想:对田纳西威廉斯三部剧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困境与幻想:对田纳西威廉斯三部剧的研究
【摘要】:田纳西·威廉姆斯(1911-1983)是美国二战后最被认可和最广为人知的剧作家之一。本论文将从文化和心理的角度对威廉姆斯的《玻璃动物园》,《欲望号街车》和《青春甜蜜鸟》这三部戏剧中边缘人物的困境和幻想这个主题进行探讨研究。本文提出,威廉姆斯剧中的人物通过幻想来抵挡或抗击生命当中的痛苦与困境。然而幻想只能提供暂时的庇护和虚假的满足,并且通常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最后,他们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在幻灭当中,他们了解到现实世界里无法寻求超越和逃避。虽然,他们被现实所打败,但在同现实的困境所作的浪漫性抗争中,他们为自己赢得了一种尊严。 本论文分为三大章节。第一章主要探讨困境,同时也是幻想产生的原因。本章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玻璃动物园》中阿曼达和《欲望号街车》中布兰奇的人物分析,探讨旧南方文化的记忆对她们的桎梏。因为受困于旧南方的传统文化以及“南方丽人”的女性形象,这两位女性人物均发现自己在新南方的工业社会文化中处处受掣。第二部分通过对《玻璃动物园》中汤姆和劳拉以及《青春甜蜜鸟》中的查斯的人物分析,,探讨艺术家浪漫主义的梦想和残酷的物质社会的现实、以及青春与时间流逝之间无法调和的种种对立冲突。第二章主要探讨幻想的形成和构建。通过对第一章所提到的三部剧中的人物:阿曼达、劳拉、汤姆、布兰奇、查斯的分析,提出他们为了抵抗和逃避现实中的困境,利用幻想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具体表现为白日梦、回忆、幻想、狂想、妄想、自我欺骗、伪装)来规避痛苦,超越困境,赋予生命意义。第三章主要探讨幻觉所带来的结果,即寻求逃避的失败以及随之而来的幻灭感。本章提出,尽管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尝试摆脱种种困境和桎梏的浪漫主义的抗争都失败了,但是,他们在一个充满敌意的世界里,追求生存,追求美,追求生命意义。这些都为他们赢得了尊严。
【关键词】:田纳西·威廉姆斯 幻想 困境 逃避 幻灭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712.073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4-5
- 摘要5-6
- Abstract6-9
- Introduction9-16
- 0.1 Tennessee Williams: His Life and Thematic Interests9-10
- 0.2 Literature Review10-13
- 0.3 The Significance and Structure of the Thesis13-16
- Chapter One Towards Illusions: Painful Life and Entrapment16-35
- 1.1 Definition of Entrapment16
- 1.2 The Entrapment of the Southern Belles16-28
- 1.2.1 The Old South: Myth, Patriarchy and Ideal Womanhood17-19
- 1.2.2 Entrapped Belles: Amanda and Blanche19-28
- 1.3 The Entrapment of Artistic Dreamers: Tom, Laura and Chance28-35
- Chapter Two The Construction of Illusion as Defiance of Entrapment35-55
- 2.1 The Definition of Illusion35-36
- 2.2 Amanda’s Fantasies, Laura’s Menageries and Tom’s Daydreams in The Glass Menagerie36-44
- 2.3 Blanche’s Distortion of Reality in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44-51
- 2.4 Chance Wayne’s Wishful Fantasy in Sweet Bird of Youth51-55
- Chapter Three Futile Escape and Disillusionment55-63
- 3.1 The Disillusionment of Amanda, Laura and Tom55-59
- 3.2 The Final Institution of Blanche59-60
- 3.3 The Catration of Chance60-63
- Conclusion63-65
- Bibliography65-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敏艳;;从《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看“美国梦”的幻灭[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S2期
2 陈红;;孤独与幻灭——从乔伊斯到海明威一个恒常的主题[J];语文学刊;2006年15期
3 郑瑾;;美梦幻灭 草根亦死——论阿瑟·米勒之戏剧《推销员之死》[J];名作欣赏;2010年30期
4 陈双莲;;永不停歇的“欲望号街车”——谈《嘉莉妹妹》中“美国梦”的实现与幻灭[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7期
5 ;幻想有一天,幻想有一夜……[J];文苑(经典美文);2009年06期
6 ;不要嘲笑幻想[J];城乡致富;2006年12期
7 任随平;;幻想记(组诗)[J];江门文艺;2011年10期
8 纯懿;;无语告白(外一首)[J];绿风;2002年05期
9 黄海凤;;一种幻想(外一首)[J];红豆;2004年07期
10 左手;;幻想飞满天(组诗)[J];岁月;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燕玉;;自然与幻想[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2 张浩;;联想、想象、幻想与创造性思维[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3 靳雅琴;;残缺的家庭失衡的心理——论《玻璃动物园》悲剧人物的现实意义[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林丽贤;;幻想监狱:论《蝴蝶君》中的蝴蝶固像对东西方想象力的束缚[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邱林林;;The Analysis of Mary's Development in The Secret Gard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roaden-and-Build Theory[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6 ;Several Inspirations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Aesthetics[A];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北京论坛(2004)论文选集[C];2004年
7 惠红利;;Symbols of Entrapment and Freedom in The Awakening[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8 方智敏;;危机与幻灭 孤独与畸变——评舍伍德·安德森的《俄亥俄州的温斯堡镇》[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Allan Snyder FRS;;What makes a champion is a Champion Mindset[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奥林匹克运动与人类文明的和谐发展-多元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奥林匹克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6年
10 陶东风;;中国文学已经进入装神弄鬼时代?——由“玄幻小说”引发的一点联想[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卫平;彭懿:像写幻想一样写旅行[N];文学报;2011年
2 资深媒体人士 石述思;不宜对“二胎实验”抱太大幻想[N];中国经营报;2011年
3 记者 孙艳敏;加大惩腐力度,打消“贪坚强”们的幻想[N];检察日报;2011年
4 徐鲁 作家 书评人;让孩子感受幻想与智慧的魅力[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5 赵强;幻想中的常识[N];中华读书报;2009年
6 吴岩 郭凯;在幻想中反思现实[N];文艺报;2010年
7 早报记者 石剑峰;拉斯洛 柏林墙倒塌后,幻想就灭了[N];东方早报;2009年
8 高君渡;幻想的风暴[N];文艺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彭致;江南:给历史插上幻想的翅膀[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10 申晨;雪漠的“乌托邦”幻想[N];文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畅;真实的存在[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孙畅;真实的存在—爱德华·阿尔比戏剧中的幻想主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马春丽;镜与灯的诗学:真善美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教乐传统[D];西南大学;2012年
4 徐明莺;艾丽丝·默多克小说中女性自我身份的解构与重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5 许原雪;纳博科夫小说中男性视阈下女性形象的建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6 孙艳华;泉镜花浪漫主义小说的幻想空间[D];吉林大学;2009年
7 邓琳娜;生命的体验 自我的超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8 许梅花;挣扎在困境中的女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9 吴洁;“语言游戏说”视角下的王尔德作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10 张俊梅;保罗·斯各特的《拉吉四部曲》中的帝国空间[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晔;困境与幻想:对田纳西威廉斯三部剧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2 雷栖;《欲望号街车》中布兰奇悲剧命运的解读[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春晓;解析《欲望号街车》中白兰琪的悲剧[D];辽宁大学;2012年
4 霍洁;一朵脆弱的彩色玫瑰[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卓豪;田纳西·威廉姆斯《欲望号街车》的人格结构理论解读[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冯枫;从《欲望号街车》的人物刻画看田纳西·威廉斯男性至上的女性观[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王大业;布兰奇:父权社会中凋零的玫瑰[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林竹;《玻璃动物园》中父亲的缺失[D];西南大学;2012年
9 刘霞;论《玻璃动物园》的逃离主题[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刘增文;幻想与幻灭[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742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974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