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拉斯耸耸肩》中的“现代乌托邦”探析
本文关键词:《阿特拉斯耸耸肩》中的“现代乌托邦”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安·兰德 《阿特拉斯耸耸肩》 现代乌托邦 客观主义哲学 文化反思
【摘要】:安·兰德(Ayn Rand)是20世纪著名的俄裔美籍作家和公共知识分子,她的作品在美国拥有广泛的读者和巨大的影响。在两大意识形态对立的时代,作家生于俄国,经历十月革命,,在成年后移民美国的独特的个人经历,使得她对于个体、社会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独到而深刻的见解。从兰德的小说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她对于个体生命的关注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思考。本论文从安·兰德的个人经历和思想渊源入手,采用社会批评模式、传记类批评方法及文本细读之方法,以安·兰德最有影响力的长篇小说《阿特拉斯耸耸肩》为研究对象,系统深入地研究小说中的“高尔特峡谷”及生存于其中的创造者,探析其中蕴含的“现代乌托邦”思想,并进一步挖掘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本论文在主体结构上分为三章:第一章首先在厘清“乌托邦”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安·兰德的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考察其思想产生的现实基础,并通过梳理亚里士多德和尼采等现代思想家对她的影响,分析兰德“乌托邦”思想的形成原因。第二章通过分析《阿特拉斯耸耸肩》中所呈现的“现代乌托邦”——“高尔特峡谷”的体制以及高尔特峡谷的“超人”式创建者,进而深入探析“现代乌托邦”的构建原则。第三章从社会发展和思想博弈两个角度,探析“现代乌托邦”的意蕴指向——前者通过分析小说中的相关情节,探究安·兰德所构建的“现代乌托邦”其实是一种对于工业文明的另类反思;后者通过分析自启蒙时代以来对于人类社会组织形式的两种大相径庭的探索,发现兰德理念中对于个体权利的呼唤。 安·兰德通过其最著名的小说《阿特拉斯耸耸肩》将她心目中的理想世界呈现给读者,希望以此给处于迷惘中的20世纪的现代人找到一条光明之路,“高尔特峡谷”就是她的答案。在“向左转”的时代里,兰德试图重新呼唤个体权利,这种探索至今给予人们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安·兰德 《阿特拉斯耸耸肩》 现代乌托邦 客观主义哲学 文化反思
【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712.07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绪论6-13
- 第一章 安·兰德的“乌托邦”思想溯源13-25
- 第一节 迁延流变的乌托邦意蕴13-15
- 第二节 兰德“乌托邦”思想形成的现实基础15-20
- 一、 动荡不安的青少年时代16-18
- 二、 个人奋斗的启示18-20
- 第三节 兰德的“乌托邦”思想成熟的哲学根基20-25
- 一、 俄罗斯知识分子使命感的传承20-21
- 二、 亚里士多德理性哲学的影响21-23
- 三、 尼采“超人”哲学的影响23-25
- 第二章 “现代乌托邦”的构建25-36
- 第一节 “现代乌托邦”的体制25-28
- 第二节 “现代乌托邦”的创建者28-30
- 第三节 “现代乌托邦”的构建原则30-36
- 一、 理性是“现代乌托邦”的立世之根30-32
- 二、 “自私”是“现代乌托邦”的生存法则32-36
- 第三章 “现代乌托邦”的意蕴指向36-43
- 第一节 对工业文明的另类反思36-39
- 第二节 对个体权利的再呼唤39-43
- 结语43-44
- 致谢44-45
- 参考文献45-48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48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征汉年;刘玲;;习惯权利基本问题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2 张富文;;马克思人本思想探析——以《共产党宣言》为中心的考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3 芦柳源;;后现代主义视野下哲学思潮对戏剧的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4 张雪;;杜威的认识论对“二元论”的“克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5 陈颖洲;李德贵;;论分权思想与近代西方宪政之建立[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6 陈宏光;;立法权概念的评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7 孟庆瑜;;论分配关系的税法调整机制及其完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8 孙鹏;陈树森;;论意思自治——兼论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9 何志鹏;;非社会契约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10 陈宏光;;行政权力的行政法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李婧;;规则尊重与城市公共秩序文明的构建[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谷征;翁立伟;;男性气质展示:《非诚勿扰》男嘉宾呈现的男性形象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孙光骏;;论当前宪政制度下的独立行使检察权[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种松志;;论死刑复核的法律监督[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李泽明;陈晓东;;检察官遴选制度探微[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张云平;任海新;;完善自侦工作监督制约机制的思考[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乐绍光;周彬彬;;相对不起诉权监督机制探析[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张朝霞;贾晓文;;检察内部职权配置基础与路径研究[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杨柳青;邓立;;在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下完善刑事公诉权监督制约问题研究[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张少林;被害人行为刑法意义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陈志科;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张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于大伟;我国转基因种子市场规制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吴薇;鄱阳湖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史秀利;人类的生态危机[D];河北大学;2009年
8 任士春;巢湖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胡志明;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张同祯;量能课税原则法律地位探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818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981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