芗剧在当代的复兴与发展之道
本文关键词:芗剧在当代的复兴与发展之道
【摘要】:流行于福建漳州芗江一带的芗剧,其前身是上世纪20年代传入大陆的台湾歌仔戏,而台湾歌仔戏又是明末清初时,移居台湾的漳州、泉州一带的民众在原先漳州地区的锦歌和采茶戏的基础上,吸收了后来传入台湾的弋阳腔、白字戏、乱弹戏、四平戏以及京剧等艺术形式创造出来的。由于传回大陆的台湾歌仔戏主要的传布地域以漳州芗江为中心,所以被称为“芗剧”。可以说,芗剧与台湾的歌仔戏是同根同源,有着血缘关系而不同称呼的同一剧种。目前,芗剧(歌仔戏)流行于闽南、台湾以及东南亚华侨聚居地区。 作为福建众多地方传统戏曲中的一支,芗剧的发展历史,不过百年左右。在中国地方戏曲中,芗剧无疑是较为年轻的剧种。然而,在目前传统戏剧的发展普遍不景气的大前提之下,芗剧(歌仔戏)虽然在台湾等地颇受欢迎,在大陆却是一番明显的萧条景象,尽管闽南一带的民众仍会将芗剧用于朝会酬神的仪式,但除此而外,则鲜为人知。如果我们以同样仅有近百年历史的越剧来作一对照,越剧与芗剧同为南方地区的地方性传统戏曲,但它已然成长为仅次于京剧全国第二大传统剧种,并且仍旧保持着相当旺盛的生命力。这与芗剧的落魄景况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的角度来说,这样的情况,是非常值得我们认真反思的。因此,本文试图在综合考察各方面因素、尤其是以越剧的成功经验为对照的前提之下,从芗剧自身从形式到内容的特质以及芗剧生存、发展的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入手,系统、深入地探讨当代芗剧的生存现状,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分析芗剧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以期对芗剧在当下的复兴与发展的策略,即在坚持正确价值导向和剧种本身的艺术特征同时的市场化,略陈管见。
【关键词】:芗剧 越剧 复兴 市场化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825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绪论9-13
- 一、选题的意义与价值9-10
- 二、关于当代芗剧发展状况的研究现状10-11
- 三、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11-13
- 第一章 芗剧在当代的基本状况13-22
- 一、中国传统戏剧的当代生态13-16
- 二、芗剧的发展现状16-22
- 第二章 芗剧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22-26
- 一、芗剧发展滞后的外部原因22-24
- 二、芗剧发展滞后的内在原因24-26
- 第三章 芗剧在当代的复兴与发展之道26-33
- 一、芗剧在当代复兴与发展的内在动因26-30
- 二、芗剧在当代复兴与发展的外部推进30-33
- 结语33-35
- 参考文献35-36
- 致谢3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晨曦;漫话台湾歌仔戏[J];戏曲艺术;1980年01期
2 高舒;;弦歌不辍海峡情——论台湾歌仔戏与漳州芗剧双向形成过程中的时空交互[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8年03期
3 陈孟亮;;现代化、国际化的传统家班——台湾明华园戏剧团[J];福建艺术;2011年06期
4 李启鸿;;感受台湾歌仔戏唱腔与民间语言的结合[J];艺术教育;2011年07期
5 张文彦;试论台湾歌仔戏的衍变(摘录)[J];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1991年02期
6 李立平;;论日据时期台湾歌仔戏的民族性与“现代性”[J];华文文学;2009年05期
7 罗云;;为台湾豫剧执导年度大戏随笔[J];东方艺术;2010年S1期
8 曾学文;;悲情赛月金[J];厦门文学;2005年01期
9 胡春霞;“哭调”与台湾人的“悲情意识”[J];福建艺术;2003年02期
10 陈志亮;;台湾歌仔戏回唐山——《漳州芗剧史稿》选载之六[J];闽台文化交流;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在平 郑晓强 林瑞声;闽台将合建戏剧影视制作中心[N];福建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陈文波 林侃;八闽艺苑写华章[N];福建日报;2009年
3 吴慧颖;“我们共同写下历史的一页”[N];中国文化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海鹰;《蝴蝶之恋》好评如潮[N];厦门日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刘国峰 林娟 李向娟 雷光美 刘深魁;歌仔戏吟唱的海峡情[N];福建日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严福明;芗剧传统剧目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10年
2 苏丽丽;台闽戏剧产业活化空间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赖闽苏;芗剧在当代的复兴与发展之道[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203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020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