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咏叹调《永别了,过去的美梦》艺术特征及演唱处理

发布时间:2017-10-15 00:46

  本文关键词:咏叹调《永别了,过去的美梦》艺术特征及演唱处理


  更多相关文章: 威尔第 歌剧 咏叹调《永别了 过去的美梦》艺术特征 演唱


【摘要】:本文针对威尔第歌剧《茶花女》中的选段《永别了,过去的美梦》的艺术特点进行演唱分析,以此让读者了解,演唱歌曲除了音色、情感、表演与演唱技巧外,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剧情的发展、人物的感情和情绪、特定的场景、背景。尤其在演唱歌剧选段时,必须根据故事情节和人物自身的特点来演唱,绝不能孤立处理。因此,只有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才能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只有了解整部歌剧的内容以及背景,才能将这首选段演唱的真切、细腻、感人,才能更好的根据自身特点进行演唱或"二度创作"。
【作者单位】: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
【关键词】威尔第 歌剧 咏叹调《永别了 过去的美梦》艺术特征 演唱
【分类号】:J617.2
【正文快照】: 威尔第的歌剧《茶花女》创作于19世纪50年代,歌剧脚本由弗郎西斯科.皮雅维所作。19世纪40年代,威尔弟的作品主题,主要是围绕着自由与强权之争,因此他多半从这方面的经典著作的歌剧脚本为改编素材。像拜伦的《两个弗斯卡里》、《海盗》,席乐的《奥里昂的姑娘》、《强盗》,伏尔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莉;;阴谋与爱情——威尔第与《路易莎·米勒》[J];歌剧;2008年12期

2 李登登;;威尔第的歌剧世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3 朱雁;;论威尔第歌剧及其创作理念[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孔春恒;叶高峰;;威尔第——由英雄性歌剧向性格歌剧的转型[J];大舞台;2010年02期

5 董放;;威尔第与歌剧台本[J];音乐探索;2011年01期

6 周艺;;威尔第歌剧中的英雄性音乐——以《唐·卡洛为例》[J];黄河之声;2011年03期

7 李娜娜;;音乐与戏剧的完美结合——简析威尔第的歌剧《弄臣》[J];名作欣赏;2011年30期

8 郝文捷;;威尔第与他的歌剧音乐[J];大众文艺;2012年09期

9 刘婧;;关于威尔第歌剧的文献评述[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10 欧南;;威尔第的中晚期歌剧[J];歌剧;2013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吴丹;威尔第,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2 赵景扬;威尔第,从维罗纳看到长沙[N];音乐周报;2013年

3 早报记者 周云;飞翔吧歌剧,乘着金色的翅膀[N];东方早报;2011年

4 诗人、《空中生活》主编 周江林;人格像音乐一样意乱神迷[N];华夏时报;2013年

5 本报首席记者 邵岭;威尔第“冷门”歌剧沪上遇知音[N];文汇报;2013年

6 杨燕迪;威尔第的政治情怀[N];文汇报;2013年

7 徐成;两颗伟大心灵的碰撞[N];文艺报;2013年

8 许渌洋;俯视二百岁的歌剧宗师[N];音乐周报;2013年

9 周娴;袁晨野 唱威尔第歌剧是“男中之难”[N];音乐生活报;2010年

10 吴丹;超现实主义的威尔第杰作[N];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陶立新;论威尔第晚期歌剧男中音声部角色创作的继承与创新[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文博;论合唱在威尔第歌剧中的应用特征[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静汝;从《茶花女》和《阿依达》看威尔第歌剧的风格演变[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陈甜甜;威尔第歌剧《假面舞会》选段“你想要知道”的音乐特点和演唱分析[D];云南艺术学院;2016年

4 王唯宇;浅谈歌剧《弄臣》中重唱的艺术魅力[D];西安音乐学院;2016年

5 曲政一;浅析威尔第歌剧《茶花女》中男主角的人物性格和演唱风格特征[D];天津音乐学院;2016年

6 王兰芬;浅谈咏叹调《这美好的夜晚多寂静》的演唱[D];中国音乐学院;2016年

7 陈旭;歌剧《弄臣》中公爵曼图亚角色的扮演及唱段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8 田红粉;论威尔第歌剧中的女高音人物形象塑造[D];河南大学;2009年

9 潘叶琴;威尔第歌剧《弄臣》吉尔达形象塑造及审美特征[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10 安东;威尔第歌剧《路易莎·米勒》的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0341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0341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2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