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的海外传播与接受之反思
本文关键词:中国戏曲的海外传播与接受之反思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戏曲 张火丁 海外传播 斯坦尼 锁麟囊 《白蛇传》 检场人 好莱坞电影 文化战略 上海戏剧学院
【摘要】:正有个常见的说法: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笔者认为这个判断似乎过于笼统了,不妨来看一个具体的问题,就是:极具民族特色的中国戏曲有可能在世界各地得到接受,并在当地扎根、发展吗?回答这个关于未来的问题,要先看看过去的历史。一说起中国戏曲在海外的传播,尤其是在并非华人为主体的欧美国家的传播,很容易想到梅兰芳成功访美。1930年,那时候的中国一穷
【作者单位】: 上海戏剧学院;
【关键词】: 中国戏曲;张火丁;海外传播;斯坦尼;锁麟囊;《白蛇传》;检场人;好莱坞电影;文化战略;上海戏剧学院;
【分类号】:J892.6
【正文快照】: 有个常见的说法: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笔者认为这个判断似乎过于笼统了,不妨来看一个具体的问题,就是:极具民族特色的中国戏曲有可能在世界各地得到接受,并在当地扎根、发展吗?回答这个关于未来的问题,要先看看过去的历史。一说起中国戏曲在海外的传播,尤其是在并非华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雪艳;中国戏曲在二十一世纪的蜕变与再生[J];戏曲艺术;2000年01期
2 郑尚宪;世纪之交的重大收获——读《中国戏曲发展史》[J];戏曲艺术;2001年03期
3 郭朝凤;中国戏曲的审美特质[J];戏曲艺术;2002年03期
4 王秋贵;中国戏曲概说[J];黄梅戏艺术;2002年03期
5 何乃强;追本溯源 志史录实——编纂《中国戏曲志·内蒙古卷》杂感[J];内蒙古艺术;2002年02期
6 孙昭;从几部成功的剧目看中国戏曲的发展前景[J];当代戏剧;2002年04期
7 李跃武;在边缘从事中国戏曲的“研究和说话”[J];四川戏剧;2003年03期
8 单总明,张发;突破程式束缚 回归戏曲本源——当代中国戏曲生存与发展之我见[J];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9 李家玉;;第二届“中国戏曲红梅大赛”湖北喜获二金四银[J];戏剧之家;2004年06期
10 杨一笔;论中国画与中国戏曲的关系[J];戏剧文学;2005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罗德胤;秦佑国;;中国戏曲与古代剧场发展关系的五个阶段[A];建筑史论文集(第16辑)[C];2002年
2 蔡敦勇;;中国戏曲的实与虚[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3 何辉斌;;中国戏曲的代言体真的代人立言了吗?——论戏曲的话语模式兼与周宁先生商榷[A];东方丛刊(2001年第3辑 总第三十七辑)[C];2001年
4 荣广润;;尊重中国戏曲的艺术个性[A];中国演员(2013年第2期总第32期)[C];2013年
5 吴双;;中国戏曲在西方的传播及西方戏剧对中国戏曲的影响[A];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6 汪人元;;京剧学学科建设初识[A];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7 杨明;;由昆曲《昭君出塞》说传承[A];中国演员(2010年第4期总第16期)[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全民;中国戏曲经历的三种经济社会与三个艺术时代[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记者 邵佩玲;新中国戏曲现代戏60年学术研讨会在金召开[N];金华日报;2009年
3 王学海;中国戏曲的现状与叙事程式的创新[N];文艺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纪秀君;中国戏曲要自信而不自大[N];中国教育报;2009年
5 ;2009年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年会在浙江金华召开[N];中国文化报;2009年
6 记者 赵凤兰;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举行年会[N];中国文化报;2009年
7 陈淑杰;中国戏曲走出去不妨借鉴音乐剧[N];中国文化报;2012年
8 本报驻北京记者 王晓风 李雪;北京丰台将建中国戏曲文化中心[N];中国文化报;2013年
9 季国平;中国戏曲,不能在翻译中自我迷失[N];人民日报;2013年
10 本报驻法国记者 王芳 邢雪;中国戏曲让法国人着迷[N];人民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梓恒;论中国戏曲的现代转型[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赵雪;中国戏曲“乾旦”艺术的美学解读[D];湖北大学;2013年
3 赵轶峰;中国戏曲话语模式特性及其成因探寻[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4 曾玉冰;中国戏曲与西方戏剧特点之比较[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孙璐;当代中国戏曲画创作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6 陈雯;中国戏曲中“男弱女强”模式及成因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7 刘德宾;中国画与中国戏曲的艺术特征探微[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8 姚迪;中国戏曲女小生艺术现象的美学思考[D];河南大学;2008年
9 张倩;中国戏曲丑角的美学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林樾;基于功能“目的论”的中国戏曲英译[D];复旦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342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034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