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新时期以来有关苏州弹词的批评论争及其学术意义

发布时间:2017-10-17 20:31

  本文关键词:新时期以来有关苏州弹词的批评论争及其学术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新时期 苏州弹词 批评论争 学术意义


【摘要】:苏州弹词是中国曲艺在当代发展得比较好的说书(小书)形式之一,也是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江南曲艺品种。然而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之后,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近四十年间的创演实践,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与不足。并因此而围绕着节目属性及其篇幅体现、"起脚色"的技巧运用与分寸把握、重唱轻说的创演偏颇及所透出的重形式轻内容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展开了一些持续时间较长的相应理论交锋与批评论争。回眸并梳理这些具有某种思潮性的创演脉络及其批评论争,不仅会促进苏州弹词创演实践的健康开展,而且会丰富和充实苏州弹词艺术的理论宝库。同时,这也是对于苏州弹词创演批评与理论建设的别一种思考即检讨和审视,意义积极而又重大。
【作者单位】: 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
【关键词】新时期 苏州弹词 批评论争 学术意义
【分类号】:J826
【正文快照】: 主要流布苏浙沪吴语地区的曲艺说书(小书)形式——苏州弹词,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传统、较多的团体依托和较高的发展水平,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新时期,于全国的同类曲种中,明显处于总体创演的领先地位。然而,冷静地观察这个在新时期发展相对较好的曲艺品种,不难发现,其实际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海滨;;苏南乡镇茶楼书场在苏州弹词传承过程中的作用[J];中国音乐;2008年02期

2 陈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视角中的苏州弹词音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9年04期

3 夏玉才;环境民俗与苏州弹词[J];艺术百家;1992年03期

4 连波;;苏州弹词的源流和特色[J];音乐艺术;1993年03期

5 曹本冶;;苏州弹词音乐之探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8年03期

6 吴文科;;周良对苏州评估和苏州弹词研究的巨大贡献及启示意义[J];曲艺;2012年07期

7 杨佼;;曲苑佳音——“苏州弹词”[J];音乐天地;2007年12期

8 陈彤辉;;传统苏州弹词的伴奏乐器[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S1期

9 李俊贤;;苏州弹词学校教育中的课外传承研究[J];大众文艺;2014年06期

10 郁群;;留住世界上最美的声音——苏州弹词:只有创新才能发展[J];曲艺;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丹 许芸芸;苏州弹词的雅与俗[N];中国文化报;2009年

2 李吉提;寻梦长江[N];中国文化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邢朔;二人转与苏州弹词艺术风格之比较[D];吉林艺术学院;2016年

2 张辛洋;苏州弹词风格琵琶曲教学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6年

3 安荟颖;且弹且唱—论苏州弹词中的琵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4 陈彤辉;传统苏州弹词伴奏艺术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潘讯;苏州弹词《杨乃武与小白菜》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徐丹;苏州弹词马调流派系统唱腔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7 孙伊婷;苏州弹词徐派《三笑》文本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8 吴U,

本文编号:10508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0508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4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